7月18日,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福建厦门开幕,本次大会以“网聚文明力量 奋进伟大征程”为主题,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网络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全社会网络文明素养,努力为网络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随着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成为了聚焦群众的新环境。而网络环境的文明程度,深刻影响着每一个网民的切身感受和利益,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和文明秩序。
互联网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能折射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也能反映社会的人生百态。通过这面镜子,公众的情绪表达更加便捷,抒发观点和情绪更加直接。但从“镜子”的反面来看,网民的情绪如果没有把握好度,就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这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近年来,网络上的情绪性舆论会快速发酵并导致一些悲剧的产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讲道德,遵守法律,在互联网中,我们同样要担负责任,不能肆意妄为。
提升全社会网络文明素养不仅要依靠相关部门进行治理监管,也要提高亿万网民的网络文明素养。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扎实推进网络文明建设,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相关网信部门健全网络文明的监管机制,通过立法,逐步规范网络文明,深入开展“清朗”“护苗”“净网”等系列专项行动,重拳整治网络生态突出问题。据国家网信办统计,2022年组织开展了13项“清朗”专项行动,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5430余万条。对于亿万网民来说,作为网络社会的参与者,每个人都有责任去提升网络文明素养,维护好网络环境。当他们每个人都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网络治理的参与者、网络文明的建设者,才能共建、共治、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在中国网络文明大会论坛上,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就是由北京育英学校学生赵梓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陈子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龙洋、四川绵阳“敬礼娃娃”郎铮、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教师袁媛五位代表共同发布《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青少年是网络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群体,是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强国一代”。青少年群体由于防范意识差、好奇心强、易冲动、心智不成熟,他们更加容易陷入网络诱惑的深渊。因此,要为青少年打造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的网络文化育人体系。作为网络空间的活跃群体,青少年网民更应带头传递主流价值、弘扬正气新风,做清朗网络空间建设的志愿者和生力军。
网络文明,人人有责。只有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升全社会网络文明素养,才能建设出天朗气清、风正人和的网络文明环境。(徐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