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实情”是调查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领导干部下基层、看现场,怎样才能确保看到的是一线“实情”、听到的是群众“原声”?对此,周恩来同志曾有过语重心长的告诫:“你想摸到真实情况,就不要老是围着别人挑好的地方转,要多到那些事先没有得到通知的地方走一走。”
不围着“挑好的地方”转,这是周恩来同志的调研“规矩”之一。1961年5月3日至6日,周恩来到河北省武安县伯延公社调研。为了弄清农村食堂的真实情况,他在武安县的4顿午餐换了3个食堂,其中有当地干部安排的,也有随机抽查的;为了听取农民对“吃食堂”的真实想法,他还不打“招呼”,直接走进农户家里征求意见。经过深入调研,周总理掌握了一线实情,据实向党中央作了报告。伯延公社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解散食堂的人民公社。
“去现场”是领导干部开展调研、了解实情的重要方式。通常说来,一个地方发展得好不好,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一项政策是不是合乎实际,领导干部亲身“去现场”就不难看出个大概。不过,领导干部如果调研的是“挑好的地方”,未必就是原汁原味的“真实现场”。即便这个“点”是真实的,它也未必能够准确反映“面”上的真实情况。周总理的告诫警醒我们,调查研究既要警惕被“美颜式现场”所遮蔽,又要防止被“盆景式选点”所误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习近平的调研故事》里提到,在河南南阳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途中临时下车,走进麦田察看庄稼长势;在陕西米脂调研时,他临时叫停了车,向乡亲们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在河北阜平调研时,他坚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村民家里保持原样,没有添置哪怕一个新板凳……这些求实、务实、唯实的调研范例,值得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
“老围着挑好的地方转”,背后是作风不实、工作不细。不难想见,领导干部如果只爱看“挑好的地方”,基层就有可能专挑“好的地方”给领导看,调查研究获得的基层“实情”就有可能打折扣,领导据此作出的决策和判断就有可能脱离实际。避免出现类似失误,一方面需要基层干部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另一方面也需要领导干部大力转变工作作风,别人“挑好的”要看,那些“没挑的”也要看。对于那些暂时“不好”的地方,领导干部尤需认真解剖麻雀,与基层干群一起探讨破解难题、改变现状之策,努力将其也变成“好的地方”。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党员干部开展调研要有不怕辛苦的思想准备,不搞蜻蜓点水,力戒表面文章,力争通过实打实的付出、硬碰硬的攻坚,“淘”到一线的真情况、“漉”到发展的金点子。这样的态度和方法,才真正符合大兴调查研究的本意和初衷。(左中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