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发展之道,重在得人。回拨时间的“表盘”,1983年3月29日,河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一篇新闻报道——《树立新时期的用人观点,招贤纳士,博揽群才正定县为有志之士敞开大门》。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出“人才九条”,为当地发展破局开路。“人才九条”,扎根县情,成为破解当时人才之困的关键落子。
从古至今,由远及近,广聚人才、招贤纳士,是各地以人才杠杆撬动各领域发展的关键一招。如今,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同样以扎实行动厚植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从育人、引人、留人、用人等角度全面发力,中华大地正在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正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人才发展环境。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我们今天所进行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开创之举、“破冰”之旅,没有人才或者缺少人才,脚步就举步维艰。譬如,如今的务农,早已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劳作,农具、农机触“网”登“云”,智慧农田连片成面,“新农人”“田秀才”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在科技创新的第一线、最前沿,看似是创新、创意的比拼,实则是人才的比拼,智力的角逐……田间地头、科研一线、各行业各、各个角落,皆需要人才来奔赴。只有人才荟萃,智慧富集,我们的恢弘事业才有了不断砥砺前行的动力之源。当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亿人,比2012年增加了1亿人。各地当加大力度用好人才“活水”,让各路高贤聪明才智竞相涌流,让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相互交织,以强大的人才引擎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用人之关键,还在于“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出“人才九条”,大胆起用和广泛接受各种人才,千方百计为人才的调动提供方便,兴建“人才楼”“招贤馆”,积极为调入人才解决住房,一招一策、一举一动,深蕴着用人之道。“出身不好也能被重用,贡献突出的给记功,家属还能‘农转非’,看这政策,县里是动真格了!”“人才九条”一石激起千层浪,各路人才奔走相告,“智慧活水”竞相奔涌,字里行间皆是破冰之举。时间在变,时代在变,爱才惜才的情怀始终不变。在党中央的坚强引领下,各地应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以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念好“人才经”,打好“主动仗”,同题共答筑牢复兴之基。
人才犹如充满无限潜力的种子。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绚烂绽放、硕果挂枝,离不开一个好的环境。如今的中国,是梦想连接现实的中国,是人才各尽其才、各显其能的中国,各行各业皆是成长出彩的舞台。这背后,则是全国上下把人才捧在“掌心”来呵护的诚意显现。山东打破学历、论文等条框限制,让4000多名“田秀才”“土专家”获得专业技术职称,有效激活了乡村人才资源;各地“破四唯”“立新标”,采取有力措施为“帽子热”降温,形成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良好局面……环境变好,人才下沉、志向上扬,我国人才“红利”持续释放。以人才科技为例,我国研发人员总量逐渐递增,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一个创新型国家在坚实的人才之基上巍然耸立。
“人才九条”从推出至今,已过40多年。尽管时代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不同,但“人才九条”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蕴含其中的“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乃是筑牢复兴之基的重要“法宝”。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各地应进一步广开进贤之路,海纳百川,筑巢引凤,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坚实的地方人才支撑。(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