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让“躺平者”躺不平
2023-04-18 18: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陈立民  
1
听新闻

《半月谈》日前刊文指出,时下“不犯事也不干事”“不碰红线也不就高线”的“躺平式”干部在基层仍不鲜见,一些干部平时不违纪违规,正常上下班,但是不愿开拓创新,更不愿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以往的干部考核和监督手段对其难以奏效。

近年来,不少地区向“躺平式”干部亮剑,释放出“有为才有位”的鲜明导向。应该说,当前党员干部队伍的总体精神状态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干部怕担责任不想为、怕冒风险不愿闯、怕丢“帽子”不敢干。用群众的话说,要么是一筹莫展、没有办法,两手一摊、强调客观,要么是三心二意、盯着周边,四脚朝天、直接躺平。如若继续放任这一行为,无疑将损害党的形象、贻误党的事业,拖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腿”。

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不是让党员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把队伍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站在新的起点、肩负新的使命,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改革攻坚、勇于破题的“猛将”“闯将”“干将”。特别是在当前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躺平式”干部尤其不可容忍,治理“躺平”现象甚为迫切。

治标不如治本。干部“躺平”的病根,在于缺乏打破“铁饭碗”“大锅饭”的有效机制,这让他们即便在其位不谋其政、任其职不尽其责,也能“有地可躺”。因此,在执纪问责、敲响警钟等“治标”之策外,要探索建立退出机制,把“能下”“能出”制度真正落实到人和事,铲除滋生“躺平式”干部的土壤,让自以为端上“铁饭碗”、习惯于“只进不出”的干部“无处可躺”“躺不下去”,这才是除“躺平”顽疾的治本之策。

需要看到,当前基层干部事务繁杂、压力较大,一些党员干部抱有“避责”心态,改革创新和奋发作为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出现减弱苗头。“敢”字当头,底气何来?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解决正向激励政策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切实出台容错纠错机制“操作手册”,旗帜鲜明地保护担当作为、支持干事创业、宽容偏差失误。选人用人的“指挥棒”,既要有指向,也要有力度。以“慧眼”和“利剑”,明辨谁在“卖力气”,谁在“混日子”,把在一线踏实奋斗的干部识别出来、提拔上来、重用起来,让有为者、能为者、善为者脱颖而出。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赋予江苏“四个走在前”的重大任务。走在前,不是依靠惯性、轻轻松松就能做到的,关键要靠党员干部敢为善为、奋发作为。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开展。对于“躺平”现象,要在主题教育、调查研究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识别和解决,推动党员干部激发“四敢”担当,以敢为善为的“铁肩膀”挑起走在前列的“重担子”。更多干部“站起来”“跑起来”,我们的事业才能更快从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陈立民)

标签:
责编:孔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