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之一,江苏立足省情农情,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正奋力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江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为稳定粮食产量提供坚实基础。近年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江苏省设区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关于严格耕地保护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江苏省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严格考核、终身追责,以制度确保全省耕地“实至名归”。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江苏始终牢记嘱托,持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把实现农田质量高、产出能力高、抗灾减灾能力高、资源利用率高作为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标准。在“藏粮于地”的同时,我省还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对于优质粮种的选育,提升耕地产出。抓住了种子这个农业的“芯片”,就等于抓住了粮食安全的关键和提升产量有效的突破口,对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种粮农民收入至关重要。正是因为“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的双重效应,我省连续多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外,我省每年对耕地保护工作成效突出的2个设区市、10个县(市、区)人民政府给予通报表扬;省级投入1亿元对50个乡(镇、街道)给予各200万元资金奖励,并规定将不低于50%的奖励资金用于本辖区内耕地保护工作成效突出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调动各级主体保护耕地的动力。目前,省级已将5.04亿元奖励资金投向实施耕地保护具体工作的“最前线”。一系列积极措施,让江苏的农田真正实现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三农”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明年“三农”工作的部署要求,我省将进一步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着力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增加农民群众收入,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奋力推动农业强国的美好蓝图在江苏大地一步步变为现实。(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