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紫金e评: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对味”
2022-08-31 08:55: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国亚妮  
1
听新闻

8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促进人民精神生活走向共同富裕。权威数据也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建成规模庞大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且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91%的博物馆均实行免费开放。

公共文化服务,顾名思义,是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戏曲进乡村”等惠民项目深入实施,“村晚”等品牌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加快推进……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来说,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处于持续发展阶段,部分服务内容依然有改进空间。如一些基层文化场馆存在利用率低、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等问题,不仅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也会影响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在未来,要用更有效、更有力的服务,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对味”。

公共文化服务要更“对味”就要更“接地气”。一些基层文化场馆使用率低,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其提供的文化服务与民众需求不完全匹配。比如,一些农家书屋的藏书过于“高深”,适用性较差,无法吸引群众阅读,造成资源浪费。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只有从实际出发,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精准对接人民群众需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对于农家书屋来说,其藏书应充分考虑本地村民的文化水平、生产生活需要、地方文化特色,多收藏一些浅显易懂、实用性高的书籍,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切实指导,让农家书屋真正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提出,鼓励人民参与文化创新创造、依法参与国家文化治理,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可以通过开展满意度问卷调查、开设便民邮箱等面向居民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构建“需求征集—服务供给—评价反馈”的服务机制,做到问需于民。如今年广东省开展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和公共文化服务需求问卷调查工作;河南省洛阳市就拟增加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主题向社会各界开展投票征求意见;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通过公共邮箱向辖区居民征集关于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应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差异、不同文化层次差异等因素,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让公共文化服务更细致、更专业。

公共文化服务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未来,要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因地制宜、因民制宜发展,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更好地推进文化惠民落地落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让百姓美好生活更具成色。(国亚妮)

标签:
责编:国亚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