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明显提升老百姓获得感,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刻。要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多为老百姓建设休闲、健身、娱乐的公共场所。
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时代之举。十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通过全国上下的不懈努力,我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与自然的关系愈发和谐,处处可见青山绿水蓝天,最终受益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朴素思想。步入现代社会,良好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坚持不懈改善生态、优化环境,是功在当代、立在秋千的大计,惠及的不仅是这一代人,而是子子孙孙千秋万代。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空气清新、绿意盎然、水清岸绿的美好环境中,感受良好生态带来的舒适与温馨。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钟爱旅游,尤其是乡村游深受欢迎,充分表明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生产生活的每个方面,必然会给老百姓带来最为深刻的体会,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获得感。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对人民群众而言,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意味着更宜居的生活指数、更舒心的生活方式,还能够带来真金白银的收入,是走向美好生活的宽阔大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划时代历史进程中,生态环境资源就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贫困地区通过绿色低碳发展,走出了一条产业革命之路,将原本沉淀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盘活起来,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中,找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脱贫致富路子。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生态文明建设所带来的资源增值、产业革新、生产力提升,依然将是人民群众走向美好生活的重要动能,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鲜明标志。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造福人民,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让绿水青山泽被子孙。所以,生态文明建设要始终聚焦群众所思所盼所愿,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中得到满满的收获,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齐心协力为建设美丽中国这一人民心向往之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胡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