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团单车宣布涨价”登上热搜。此前哈啰单车也宣布调价,多地网友反映,哈啰单车起步价已从每半小时1.5元提至2元。对此,有网友吐槽,现在骑共享单车还不如坐公交划算。
共享单车发展之初,在资本的追捧下,业内一度燃起“烧钱大战”,摩拜、哈啰等企业疯狂融资补贴市场,牺牲短期利润不说,还砸上了本钱用以获客。但持续的低价竞拼,不符合市场逻辑。资本要盈利,企业要“回血”,低价无序竞争终究不可持续。换言之,此前的低价赔钱促销,只是为了今天的涨价做商业铺垫,这也是共享经济的常见商业模式。
当然,涨价也有其他因素。目前几家共享单车企业给出的涨价理由都提到了“硬件和运维成本增加”。的确,现在不少城市加强了对共享单车的治理,企业不得不增加运维成本。同时,近期自行车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也出现上涨,压力正在向下游传导。当初靠烧钱补贴、大打价格战的单车企业如今很多已经“退出江湖”,而能够活下来的单车企业为求得生存空间,也大都调整了经营战略,普遍上调价格。
共享单车的确有涨价的权利,不过,涨价的同时也应该给用户更高质量的服务和更有效率的运维。现在,不少人吐槽,“共享单车比公交还贵”,这固然有情绪化的抱怨,但也部分反映了需求端的用户评价。用户抱怨未必只是缘于涨价频繁,还可能是认为用户体验配不上涨价幅度和频率。比如,很多用户发现共享自行车服务和运维不到位,不少自行车体验差、停车难,故障率高,这让用户觉得共享单车“来钱太容易”。车企要扪心自问,定这样的价格,自己有没有提供更高的性价比?毕竟,如果用户觉得不值,消费者就会“用脚投票”,涨价就可能变成竭泽而渔。
(聂勇钢 韩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