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不少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应用在内涝防控上,比如北京推出“内涝风险地图”、宁波上线“积水地图”,还有一些城市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布了“西瓜地图”“蚊子地图”“花粉过敏指数”等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信息。“百花齐放”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让百姓收获更多幸福感。
种类繁多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看似“玩出了花”,其实每一朵“花蕾”背后都有一条清晰“脉络”,一头连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另一头连着城市管理的需要和居民生活的需求。车位够不够、公交站远不远、买菜方不方便……市民动动手指就能掌握的信息越全面越具体,城市生活也就越便捷、越安全。发展以人为本,智慧城市建设也是如此,它不仅应在风险防范、决策辅助、城市治理上大显身手,也应以问题为导向、以应用为载体,让“数字惠民”更加可感可及。
以智慧城市建设助力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不仅意味着先进技术和硬件设施得到广泛使用,更要求各级政府部门精准定位群众生产生活的难点、堵点,灵活运用技术手段聚焦大大小小民生需求,将其转化为民生幸福的“涓流”。
应用场景千万个,宗旨只有一个: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应围绕数据,从“开源”和“共享”两端发力。
“开源”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掌握传统治理方式无法获取的数据信息,再通过适当的算法转化为应用场景。比如,南京用大数据分析设置了上百条信号灯绿波带,让车辆在主干道以一定车速行驶时可享受“一路绿灯”的畅行;深圳在一些路段加装了智能信控系统,变“车看灯”为“灯看车”,通过数据带来仅靠交警指挥无法实现的高效通行。
“共享”则需要各部门打破数据壁垒、联通“信息孤岛”,根据群众需求提供简单易懂的公共数据,让已掌握的各类数据信息发挥更大作用。比如北京推出“政务地图”、江苏推行“不见面审批”,目的都是进一步方便群众了解政策、办理事项。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全面提高运行效率和宜居度。”我们在致力于开发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的同时,也应重视服务的普惠性,让科技进步惠及更多群众。比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框架下,推动数字技术应用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不断降低技术门槛,帮助特殊群体享受均等服务等。以应用场景为媒介,让智慧城市建设造福人人,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袁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