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用科技力量守好“大国粮仓”
2022-03-12 10:43: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中国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全球疫情之下,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也再次得到彰显。因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

严防死守大国“粮”地。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大国粮仓”的基础是国土资源,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所以,我们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2021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完成1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这些年来,我们严守耕地红线、提升耕地质量,耕地相较1996年增加480多万公顷,到2022年将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牢牢稳住了粮食安全的基本盘。

科技攻关守住“粮”种。种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础,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有种才能有粮,有好种才能多打粮、打好粮,所以,良种培育是从源头上为粮食安全提供了强大支撑,既要将传统的种子资源基因保留下来,建设好种子库,也要提高育种技术,让好种子实现增量。江苏种质资源丰富,在水稻、小麦等新品种创制上基础较好,也在集中力量和资源,发挥好科教资源优势。眼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以做强“小”种子,来保障粮食安全“大”事。

科技助力种好“粮”田。科技改变生活,也会改变农业生产。当下的“农园”,改良喷灌技术,水泵一开,水就均匀流向土地;收小麦用上联合收割机,麦穗直接通过机器进行收割脱粒,秸秆打碎,深耕入土,给土地增加了肥力……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智慧农业”大显身手。依托科技创新,农业也实现高质量发展。2020年,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全国五大类盐碱地区建立“海水稻”试验示范种植基地,南通如东栟茶方凌垦区入选试验示范种植基地,“海水稻”创高产新纪录,盐碱地种水稻也能大丰收,为稳产量、稳面积贡献力量。

仓廪实,天下安。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把粮食安全责任扛在肩上,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我们定能迎来一个又一个丰收年!(严金城)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