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后,各地各部门抓改革的热情持续高涨,在推进改革上下了很多功夫。然而,也有人认为,现在能改的大多已经改了,改革创新的动力有所弱化,有的甚至认为,一些改革已经到了“天花板”,在改革上的“作为空间”越来越小。这种“改革触顶”的认识误区,必须引起警惕。
经过40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大大增强。应该说,在不少领域,一些具体的改革已经完成,很难再出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样影响深远的划时代的“大改革”,改革的空间的确有所收窄。但是,在更多其他的领域,改革还任重道远,远未到“鸣金收兵”之时。现在,我们迈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面向未来,改革的舞台和空间更大了,“天花板”更高了,更不会“触顶”。可以说,作为一项事业、一种精神,改革永远在路上。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提出了15个领域60项改革任务,完成这些改革任务,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辛的努力。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1-2023年)》等五个文件,对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攻坚、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等作出部署。这也告诉我们,且不说当前要推进的改革还有很多,现在正是改革最吃劲、最关键、最需要击楫奋进的时候。退一万步说,即便像有人说的那样,改革已经完成了,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也不能有“躺平”的想法。因为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改革,现在已经比较完善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渐渐地可能又变得不完善起来,亟需实施进一步的改革,怎能说“改革触顶”,怎能说“作为空间”不大?
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只有认识到位,才能行动到位,只有拨开思想上的“雾霾”,才能坚定改革的步伐。不管是“改革触顶”论,还是“作为空间变小”论,其本质都是未能正确估计改革所处的阶段和所取得的成果,未能深刻认识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知之深方能行之切,认识出现偏差,行为肯定受影响。如果任由这种错误的认识泛滥,轻则容易降低干部推进改革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引发干部在改革上不进取、不作为的“躺平”心理,重则容易引发改革“中梗阻”和“末端乏力”,导致改革措施难以落实到位,最终错失窗口期和机遇期,贻误改革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是发展的原动力。江苏是吃“改革饭”发展起来的,过去因改革而兴、现在因改革而富、未来也要依靠改革而强。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其中第一条就是要求江苏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现在,虽然很多改革都推进很深很快,但在中央顶层设计的大框架下,各项工作都还有着很大的改革探索空间。前不久召开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对全省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些改革,每一个都有很大的作为空间,每一项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省党代会对推进“8个示范区”建设进行了部署,这些示范区,说到底都是改革的示范区,都要在中央顶层设计下、国家法律框架内大胆闯、大胆试,以改革促发展、靠改革作示范。当此改革的关键期、攻坚期,我们必须拨开“改革触顶”的思想迷雾,进一步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念和信心,坚定不移地把各项改革进行到底。(刘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