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紫金e评:以文艺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021-10-08 09:56: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陈语竹  
1
听新闻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近日,黑白转彩色4K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全国上映。这段“电波”穿越时空,仍然字字千钧、直抵人心。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主人公李侠的原型,是新中国成立前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李白。他长期潜伏敌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将一份份重要情报发到延安,用生命书写了信仰与忠诚。时隔63年,在AI上色“黑科技”的加持下,我们看到了一位彩色版的英雄,在阁楼发报机那一方窄小“战场”,面对敌人近在咫尺的死亡威胁,镇定自若视死如归的坚定眼神。匠心之作,修复的不只是一部电影,更是几代中国人共同的记忆。

创新堪称文艺的基因,更可谓文艺的生命。一批批文艺工作者心怀文艺理想,潜心笃志、勇于攀登,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为公众构建了独特的集体记忆。《永不消逝的电波》总时长116分钟,全片有16.5万帧。在过去的七个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和中国电影资料馆组成的项目团队,使这部红色经典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以匠心守护文艺创新,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创作出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是致初心、显本色,也让广大观众在大银幕上体会“红色经典+数字科技”的独特魅力。

伟大的时代,需要强大的理论,也需要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前不久热播的历史革命剧《觉醒年代》就令不少观众感叹: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物的形象从历史课本中“活”了起来。最近,国庆档电影《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受到观众一致好评。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礼赞英雄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展现我们党百年风华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文艺作品蕴涵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情怀历久弥新,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感动着今天的人们,也将感动着后来的人们。

文艺作为照亮国民精神的火炬,张扬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根植于文化自信的文艺创新,让一段段红色故事再现舞台,激活镌刻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精神力量。前不久,国家大剧院精心复排新制作的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精彩亮相,为观众讲述了革命时期共产党员坚定信仰、不畏牺牲的感人故事;在江苏,第八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如约而至,《瞿秋白》等红色剧目陆续登场;在北京,第五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国庆亮相园博园,红色戏曲经典交响音乐演唱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等讴歌时代……新老艺术家披挂上阵,年轻观众前来捧场,同样也是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今年恰逢建党百年,通过文艺让群众学党史,让观众与英雄进行心灵对话和情感沟通,我们定能从中凝聚前进力量,昂首阔步,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行。(陈语竹)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