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纷纷掀起讲党课、赛党课的热潮。微党课以其时间短、形式活、内容新、感染力强,突破了传统党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在线上线下都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欢迎。用好讲好微党课,应避免形式大于内容、噱头重于实效的倾向,确保党课变“微”但不能变“味”,真正让微党课发挥“大作用”。
“政治味”是底味。“政治味”有没有,是评判党课姓不姓党的根本。党课不能混同于其他的课、一般的课,是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首先得是一堂严肃的政治课,“政治味”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底味”。微党课也是党课,必须确保在政治上不变味、不走样,不能为了追求线下“热议”和线上“点击”就故意夸大事实、歪曲史实,甚至搞“震惊体”、“标题党”来制造轰动效应。深刻聚焦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理论味”是本味。在短时间内讲清大道理、讲出“理论味”,确实考验主讲人的理论功底和表达能力。但是,没有“理论味”, 微党课就不能称之为“课”。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理论味”才是微党课的“本味”,过于追求“舞台效果”而忽视“讲台本色”、偏重于“演”而不是“讲”、侧重于“用故事感动人”而不是“用理论武装人”,都会让微党课的“文艺范”盖过“理论味”,导致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微党课应当发挥“微”的优势,善于以小故事引入大道理、以小视角切入大问题,把听众的感性接受和理性认识相结合,以丰富的表现形式、通俗的授课语言把理论讲深讲透,做到“以小见大、小中见大”。
“实践味”是真味。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没有“实践味”的课程,往往会失真、沦为光说不练的“假把式”,让听众觉得无味、乏味。微党课要讲出成效、发挥实效,必须坚持实践导向,聚焦党员干部重点关注的问题,立足本地实际、避免高谈阔论,结合工作实际、力戒坐而论道,注重用典型人物和具体事例解疑释惑、研机析理,引导学员从“感动一阵子”到“行动一辈子”,让党员干部学有成效、做有提高。(吴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