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有关特色小镇的讨论很多,主要缘起于一份在网上流传多时的“中国特色小镇死亡名单”。文中列举了全国各地一些特色小镇建设的失败案例,其中不乏投入巨大、名噪一时的小镇,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其实,特色小镇也好,其他工作也罢,推进过程中有成有败,原本正常,应该理性看待。但是,一些特色小镇在推进过程中,盲目跟风、简单克隆,主题单一、缺乏创意,大多沦为“小吃一条街”“人造古韵城”,甚至是“房地产小镇”,最终“死亡”,值得深思。早在2018年,国家发改委对已公布的特色小镇进行优胜劣汰测评,结果419个“问题小镇”被淘汰整改。从5年前的“遍地开花”到现在的“批量死亡”,特色小镇已然“静下来”了。
失败案例是一种警醒,也是一面镜子。“死亡”特色小镇之所以“特”不起来,是因为它们的特色大多是凑出来的、造出来的。有人形象地总结为“八大凑”——产品不够,“吃喝”来凑;产业不够,“房地产”来凑;形象不够,“穿衣戴帽”来凑;项目不够,“农作物”来凑;数量不够,“园区景区”来凑;景色不够,“挖湖造绿”来凑;活动不够,“节庆会展”来凑;资金不够,“PPP项目”来凑。无根之树必有期,无源之水难久存。真正的特色是“长”出来的,不懂因地制宜、不会深挖潜力、不循客观规律,靠模仿复制“凑”不出来特色,靠狠砸重金也“造”不出来特色。
如何让特色“长”出来?选种育种很重要。于特色小镇而言,最重要的种子就是产业。选好产业种子,关键要看自己有什么,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地理条件等,统筹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的文章。对本来有一定特色产业基础的小镇,要加强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实现产业的高端集聚和融合发展,如苏州苏绣小镇,以发展苏绣产业为核心,融通苏绣培训、精品民宿、文旅创作、非遗保护等产业链条,入选“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对自身没有特色产业的小镇,要能育则育、能引则引,尤其要探索文化创意、运动休闲、健康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尽量不去挤文旅这座“独木桥”,不走“筑巢等凤”、漫天撒网的老路。
就地育种也好,移植移栽也罢,最终都离不开健康的生态环境。从国内外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来看,有利于特色“长”出来的环境要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场选择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二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得到充分彰显。培育特色产业,最忌以领导偏好替代市场规律、以政府包揽替代市场化运作,政府这个园丁应多做沃土施肥、浇水除草的工作,而非自种自养、揠苗助长。除了让产业回归市场,还要加强产业配套建设,改善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打造富有魅力的人居环境。就像南京未来网络小镇,以现代科技与生态人文的相互交融,打开特色小镇别具一格的画卷。
让特色小镇的特“长”出来,还要有一定的耐心。特色小镇建设只有5年时间,总体上还处于创建培育阶段。既不能出了成绩就吹得天花乱坠,也不能发现问题就一棍子打死。要总结教训、提炼经验,深入探寻特色小镇的发展规律,想方设法推动特色小镇成长壮大,使其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大助力。(颜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