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旨在营造良好网络生态,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8.54亿。网络信息内容干净纯洁、安全可靠,将惠及8亿多国人的精神生活;但如果是污浊混乱的,则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损害。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在互联网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行为也在污染着网络生态。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遇到过暴力辱骂信息的比例为28.89%。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社交软件的兴起,让彼此不相识的陌生人有了些许交集,也许我们素未谋面,但在这里相识。网络带给人们好处的同时,弊端也随之而来,而网络暴力就是其中之一。
网络空间绝非法外之地,对那些在网上恣意辱骂和煽动的言行岂能姑息?此次发布的《规定》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规定》指出,网络内容生产者应当保证所发布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并且应该有积极的导向性;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应当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建立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机制等。《规定》的实施,为依法管网治网提供了有力依据,也为网络空间激浊扬清指引了方向。
“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近年来,网信部门、文化部门、广电总局等相关部门,频频出手,为网络空间正本清源起到了一定作用。去年,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App专项治理行动,针对网络音频乱象启动专项整治行动等等。强化监管,严厉惩处,不断规范并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了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应看到,维护网络空间这个精神家园,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企业要承担起企业责任,政府要提高治理水平,与此同时,广大网民也应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上网?不辨真相便肆无忌惮的“键盘侠”并非真英雄,无所畏惧对他人进行网络暴力、人肉搜索也绝非真豪杰。要知道,不负责任地发表不实言论,伤害他人的同时,也是践踏法律的红线,理应受到法律的追责和严惩。
《规定》的实施,也是一堂网络安全课。随着法律的进一步完善,依法管网治网,定能让芝兰在室、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标配。(王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