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多向“数学”要答案
2019-09-25 22:1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袁媛  
1
听新闻

  近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数百位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齐聚一堂碰撞智慧、交流心得。然而细观6个分论坛的设置,其中4个聚焦人工智能应用,2个学者论坛分别是女科学家论坛和人工智能青年论坛。为何学者论坛不是按照基础算法和实际应用两大方向设立,而是按照性别和年龄进行划分?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今年4月一次院士沙龙活动中,徐匡迪院士提出的一个问题:“中国有多少数学家投入到人工智能的基础算法研究中?”

  “徐匡迪之问”直击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关键问题,引发学界和业界深思。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结构中,算法仅占8%;企业数量上,算法和平台仅有4%。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数量和专利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但牛津大学的统计数据表明,2018年中国从事算法研究的人才数量仅为美国的一半。重应用、轻基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陷入了“拿来主义”的怪圈。不少企业利用开源算法开发各种看似“高大上”的应用,但离开数学科学的原始创新,缺少先进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设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就有很大缺陷,容易被科技进步淘汰。这企业构成的“繁荣市场”,也犹如无根之萍,随时可能面临“卡脖子”等重大变故。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向数字要答案。地方经济怎么发展?把轻资产、强带动的新兴产业、科技企业作为宠儿,释放各类政策优惠,企业的纳税额和吸纳就业数就提供了答案。企业怎么发展壮大?投身风口,在人工智能方向上做出几个“明星应用”,融资资金和用户数量就提供了答案。人们怎么过上科技生活?下载热门应用,购置搭载了人工智能的产品,朋友圈的点赞数就提供了答案。向数字要答案当然没问题,正是这样的传导才促成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大发展,让我们在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时拥有了强大的市场基础。但是仅向数字要答案拿不了“满分”,答好人工智能这张科学试卷,从根本上来说还得脚踏实地搞基础研究,向数学要答案。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虽然周期长、难度大、风险高,但必须有人去做。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针对相关热点问题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修桥、修路、修房子只要砸钱就行,但芯片光砸钱不起作用,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这启示我们,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必须形成合力,在重大科技创新上协同作战、共克难题。科技主管部门应强化制度设计,在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上做到精准、集中,充分发挥在深化产学研合作方面的引导作用。而实现基础研究方面的突破,则离不开龙头企业的战略眼光和担当精神,高校、科研机构的学科提升和主动对接。

  在互联网科技浪潮中,江苏的优势并不明显。但在以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制造为代表的下一轮技术浪潮中,“向数学要答案”的迫切需要,让江苏的科教优势转变为领跑优势成为可能。我们要摆脱从“硬件组装厂”到“软件组装厂”的思维惯性,以更为前瞻的思路和布局迎接新的产业革命,以基础创新引领科技强省步伐。

标签:
责编:袁中江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