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别让信息泄露成“脱缰野马”
2019-08-08 09:5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魏晓敏  
1
听新闻

  8月3日,演员王一博发微博称自己电话号码被泄露,遭到粉丝疯狂骚扰,引起媒体关注。有媒体调查发现,明星的个人信息在网上公开售卖已经见怪不怪,一份明星个人信息价格从几元到百元不等,花500元就能打包购买上百位明星的信息。

  网络时代,个人信息不仅是个体生活状态的记录,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身体发肤”。当个人行动被他人了如指掌,会让人感觉自己处于“裸奔”状态,个人的安全感便无从谈起,甚至埋下社会治理隐患。反思接二连三的明星隐私泄露事件,与其说这些事件针对的是特定的明星群体,社会危害性有限,不如说社会和公众对信息泄露事件的严峻性还未形成足够重视,任凭信息泄露的“野马”撒野。

  有统计显示,国内网站每年泄露信息约51.2亿条,八成以上受访者表示曾遭遇个人信息泄露。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为个人信息泄露提供了可能。借由衣食住行、娱乐消费等社会行为,个人的基本信息、消费习惯、位置轨迹等,都被转化为数据储存起来。这些信息一旦保管不严、不当、不密,就有可能被泄露。个人信息的泄露除了客观的技术上的隐患,更源于一些人的主观恶意。部分非法商家将个人信息看作商品,动辄对几万份客户信息、楼盘业主信息、新生儿出生信息“打包”出售,这种趋利心态加剧了信息泄露。再次,监管和立法的漏洞也是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当前,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虽然相关法律法规不少,司法惩戒也有明确规定,但仍存在保护条款内容不集中、阐述不清晰、适用不明确、范围受局限、处罚不具体等不足,相关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并不强。

  减少个人信息泄露,还须加强自身信息保护意识、维权意识。有的人对第三方软件登录申请、二维码扫码、来源不明的网址链接等可能涉及个人信息泄露的行为缺乏警惕和防范意识。

  加强信息保护,不仅涉及千万量级互联网用户的切身利益,上升到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层面,更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利益。从治理的角度来说,加强立法、加大惩戒力度是治本之策。对泄露、倒卖信息犯罪要始终保持高压严打。同时,要坚持惩防并举,合力筑起个人信息安全防护栏。掌握个人信息的企事业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监管,个人也要增强信息保护意识。须知,“野马”尚未“脱缰”时还可管可控,一旦“脱缰”,不仅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治理也将需要付出更大代价。(魏晓敏)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