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文化走出去要有“用户视角”
2019-05-29 08:5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27日下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江苏韩国开放创新合作交流会上,省委主要领导以“韩国友人眼中的江苏”讲述江苏、推介江苏,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赢得了现场嘉宾的高度认同。这也启示我们,江苏对外交流合作尤其是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要突出“用户视角”,从对方的视角看江苏,从对方的需求出发传播江苏。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江苏在对外文化交流、对外文化宣传、对外文化贸易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还多停留在“看热闹”的阶段,离读懂中国文化,真正走进中国文化还有不小距离。比如,对外文化交流以院团国际巡演为主要形式,结构单一、模式简单,因国外友人对文化背景陌生而缺乏吸引力,难以形成更大影响;比如,对外翻译出版的书籍,有时因为内容艰深、缺乏感染力而难以推广,涉及历史等内容的作品,销售成绩远落后于当地文化市场原有的片面扭曲之作;再比如,将刺绣文化走出去定位为“在高端艺术品市场一争高下”,强调了品质,却疏略了大众需求与参与性。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过分强调了从“自我”角度出发,而忽视了“对方需要”。

  文化走出去要从“用户视角”出发。一种文化在当地的受欢迎程度,取决于它能否满足当地人的现实需要。美剧《生活大爆炸》里每周六为“中餐日”,宫保鸡丁、水晶虾饺等,都是剧中主角们爱吃的食物。中餐馆在海外受欢迎,是因为中国味道丰富了外国人的餐饮文化,已经渗入外国民众的生活。把对方需要的东西传播过去,民族的就会变成世界的。同时,文化走出去,要让对方“动起来”。就拿苏绣文化来说,不能只是高端秀场的秀品、精美橱窗里的展品,要让用户体验苏绣的制作工艺,让感兴趣者传承苏绣文化,建成一个集传承、培训、销售为一体的文化产业,这样才能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也能“活”起来、“留”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对外合作交流中要摸清对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比如说,“一带一路”合作,很多都是实体和经贸合作,但价值、理念等的输出也很重要。不仅要“输血”,而且要通过文化和精神的传播,让对方“造血”。

  从“用户视角”出发要考虑差异性。满足对方的现实需求,需要深入海外用户实际生活进行研究。差异性的一方面是中国与他国之间文化的差异,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寻找结合点。江苏原创史诗歌剧《鉴真东渡》在东京、奈良、京都等地巡演和“鉴真精神与中日文化交流”研讨会等活动在日本引起关注,是因为中日青年对鉴真精神的理解产生了共鸣。差异性的另一方面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不同的。比如,东亚地区对中国文化较为熟悉,其青年爱好新鲜的时尚文化;欧美地区的深层思想交流,需要保持足够的理论高度、学术严谨性和差异性尊重等。同时,我国有各式各样的传统文化,比如丝绸文化、茶文化、建筑文化等,要根据境外不同文化需求设计“菜单”,有针对性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从“用户视角”出发要循序渐进。一项《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显示,中餐、中药和中华武术是当今中国在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要素,这些都是世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透过这一扇扇窗,慢慢将中国文化内涵的思想理念渗透其中。同时,要强化创新意识,借力新技术、新产业。中国传统文化不能颠覆,但传统可以被激活创新。比如推进书法、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游戏、动漫、网络文学、影视等新兴优势文化产业跨界融合,激活传统文化的现代感,真正实现传统与现代结合,真正实现从文化“走出去”到文化“走进去”。(杨 丽)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