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至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也由此开启2019年的首次出访行程。
意大利是习近平主席本次欧洲之行的首站。此访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0年再次对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今年恰逢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5周年,明年将迎来中意建交50周年,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节点,中国国家主席对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将赋予中意关系新的内涵,对双边关系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
为共建“一带一路”开辟新空间。意大利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处,无论是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还是在投资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上,中意两国有太多默契。中国的“互联网+”与意大利的科技创新计划可以实现对接,同时,“中国制造2025”与意大利制造业4.0结合也必将迸发出火花。发挥两国“一带一路”合作的历史、文化、区位等优势,把“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同意大利“北方港口建设计划”、“投资意大利计划”等对接,在海上、陆地、航空、文化等多个维度打造新时期的“一带一路”。万里丝路,跨越古今,“一带一路”建设又将两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为经贸务实合作推向新高度。中国是意大利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意大利第三大进口来源国。意大利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五大直接投资来源国。2018年,在全球贸易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中意双边贸易额突破了500亿美元,同比增长9.1%,达到542.4亿美元;今年1月,双边贸易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同比增长8.9%,双向投资快速增长,累计超过了200亿美元。中意经济结构互补性强,利益契合点多,两国经贸务实合作蓬勃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为中意文化交流编织新图景。习近平主席曾这样概括,“中意同为文明古国,古老的丝绸之路将两国紧密相连,架起一座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两国相交,贵在民心相通。意大利罗马国立住读学校,2009年开设五年制中文国际理科高中,设有意大利最大的孔子课堂;2014年两国政府建立中意文化合作机制后,两国文化交流内涵逐步丰富,今年2月5日,由中国国家京剧院与意方联合出品制作的实验京剧《杜兰朵公主》在意大利罗马上演。两大古老文明始终相互吸引、交相辉映,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推进两国关系的发展和民心相通。
用真诚和信任构筑友谊之路,奏响休戚与共、利益攸关、前景相连的“命运交响”,两大文明的现代碰撞擦出合作火花。在这个万物勃发的春天,我们将看到两国领导人谋新篇、出实策,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贸易全球化培育更加艳丽的花朵,让中意友谊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