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全国两会地方谈】人民,培根铸魂与文化自信之本
2019-03-05 10:4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邓海建  
1
听新闻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这是举世瞩目的2019年中国两会时间。

  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他强调,新时代呼唤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新时代是人民的新时代,新征程是人民的新征程。“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从记录到书写,从讴歌到引领——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浩荡视角之下,中华文艺创作之要旨、中国学术创新之旨归,无不指向厚重的“人民”二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会当击水的自信,来自“以人民为中心”的定力。“为谁创作、为谁立言,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以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文艺创作才能理解人民之于“剧中人”和“剧作者”的对立统一关系;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理论家的学问才能真正写到人民的心坎里。如果说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那便是因为这种笃实的自信来自“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

  培根铸魂的工程,须走“以精品奉献人民”的路径。俗话说,“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根与魂的塑造,是天长地久的“人心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在创作与研究中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匠心与坚守中提炼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根植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这样的“精品力作”,才能真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守正创新的方向,谨记“用明德引领风尚”的指引。一个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或学问家,必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当坚守“明德”的温暖底线,从业者要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作品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展现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将品味、格调和责任,有机熔铸在“为人”和“为文”的根本追求之中,将职业道德扛在肩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作品里,为人民的事业鼓呼、为人民的幸福奔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四十载春风浩荡,七十年砥砺奋进。这是人民的实践,这是人民的胜利。用中国文艺激励中国人民,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道路,一切新时代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使命在肩、任重道远。而在不远的未来,一部更为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奋斗史诗,等待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去激情创作、去倾情书写。(邓海建)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