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实名通报有偿补课”是一堂警示教育课
2018-04-10 09:0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4月8日,合肥市教育局公布了四名违规补课教师名单,这是自合肥市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意见出台以来,首次实名公布查处结果,四名教师分别受到了降级、警告、解聘等处罚。(4月9日《新安晚报》)

  教师违规补课“捞外快”,一直饱受民众诟病。安徽合肥市首次实名通报有偿补课查处案例,4名教师的查处情况被点名公布,此举是一堂警示教育课,具有强大的震慑力,将能教育和警示有类似违规补课行为或冲动的一部分教师,赶快“悬崖勒马”纠正自己的违规行为,否则,就有可能同样被严厉查处并实名通报。

  如今,许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或看到别人家孩子补课只好跟风,纷纷将孩子送到校外补习机构补课,给孩子增加了额外的学业压力和负担。而一些学校在职教师为了“捞外快”,便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外补习机构从事有偿补课;甚至有一部分老师在家中开设补习班,专门招收自己班级的学生,“课上不讲课下讲”,大肆赚取不义之财。对教师违规补课的现象,很多家长和学生的意见都非常大,社会各界也经常批评这种不正常现象。对此,教育部门多次明令禁止并进行查处,但风头一过,违规补课现象又“卷土重来”,已成为教育界的一大“顽疾”。

  究其原因,其一,教育部门对教师违规补课行为的查处,以前通常作为内部处理,公开也多为不点名的批评教育,“隔靴搔痒”起不到多大的警示教育作用;其二,教师违规补课行为一般都比较隐蔽,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动真格去查处,就很难揪出违规补课的教师,也就谈不上处分或处罚了;其三,违规补课的教师在其个人利益的诱惑和驱动下,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再加上“隔靴搔痒”式处罚没有震慑力,很难遏制教师违规补课的冲动。

  根据今年3月份刚刚出台的《合肥市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以及《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违规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可见,当地对违规补课等违反师德行为的处罚力度相当大,必将具有强大震慑作用。事实也确实如此,此次合肥实名通报的4名违规补课教师中,最重的处罚是全额退还所收费用并予以解聘,等于违规补课砸了自己的“饭碗”,这对教师个人而言代价是巨大的。在保住自身“饭碗”和颜面的心理作用下,相信大部分教师在利弊权衡之下,今后不敢再去违规补课了。而合肥此次公布的违规补课行为,都是由家长举报和教育部门暗访调查发现的,可谓双管齐下,而且当地教育部门对违规补课等违反师德行为的监督已成为一种常态化工作,也打消了一部分教师违规补课的侥幸心理。

  笔者认为,合肥市实名通报和严处有偿补课的做法,能有效遏制教师违规补课行为,值得各地教育部门借鉴。但愿通过各地教育部门、家长及社会多方的努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实在在地为中小学生课外减负,让他们不再为补课而累;广大教师应该自觉抵制和不参与、不组织各类违规补课行为,并专注课堂教育教学,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丁家发/文)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