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时节,某单位集体下乡送温暖。大部队40多人,三天活动两天在路上,走访贫困户、看扶贫项目、帮扶签约加起来不过半天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样的慰问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变味。(据《人民日报》)
当前,送温暖主要存在两个误区。一,声势越大,对民生工作越重视。一些领导送温暖,喜欢被前呼后拥。比如县委书记送温暖,各大局长陪同,镇、乡、村干部组队欢迎。往往一个领导送温暖,县、镇、村三级干部陪同,其队伍可以组成一个排了。如此浩浩荡荡的送温暖队伍,其实所有人都围绕县委书记服务。慰问哪家,线路咋走,基层干部都设计了,茶水、水果等也提前安排好了,找来群众表演节目热场,安排被救助对象在路旁早早排队等候。而有时候甚至出现数百人等领导一个人的尴尬场面,反而把被救助对象“晾一边”去了。
二,送温暖就是做个快递员,认为把钱物递到群众手上,温暖就送到家了。一些领导慰问群众,不愿去困难群众家里,怕黑、怕脏,要么就是在院子里把慰问金、慰问物资放下,要么就是让困难群众自己拿,或者让陪同人员代劳。认为只要把慰问物资发下去了,就是把温暖送到了,然而急匆匆赶路。殊不知,比起慰问物资,几句简单的交谈,嘘寒问暖,握个手,更能够温暖贫困户的心。要知道,生硬的给予,让送温暖成了“施舍”,更容易寒人心。
每逢佳节,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会走基层慰问困难群众,给广大领导干部树立榜样。2012年元旦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踏着皑皑残雪,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驱车300多公里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习近平总书记逐一走进困难群众唐荣斌家、唐宗秀家看望,盘腿坐在炕上,同乡亲手拉手,详细询问他们一年下来有多少收入,粮食够不够吃,过冬的棉被有没有,取暖的煤炭够不够,小孩上学远不远,看病方便不方便。如此手拉手、心贴心、面对面零距离慰问,比简单粗暴的送钱送物温暖千倍万倍。因此领导干部送温暖必须有“为民情怀”,必须投入感情,切忌形式主义。
送温暖,要分清主次。困难群众才应该是被服务的主角,领导干部要有善于倾听民声的耐心,要做一个温暖的传递者,而不是慰问物资的搬运工,让送温暖“保温”、到位,而不是把温暖弄丢在了路上。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汇聚民智。年终送温暖,是党和政府必须牢牢抓好的民生工作。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党政部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决纠正两个“误区”,把送温暖工作做实做细,以习近平总书记“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为教诲,让送温暖真正温暖群众心窝窝。(胥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