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现代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尤其是高校里的大学生,分不清水稻小麦的人大有人在。但是,杭州有所大学的学生,到田里种菜是必修课。从大一开始就要下地干活,种不出萝卜番薯,就拿不到学分毕不了业。(2017-11-02 09:15:00 来源: 钱江晚报)
这所大学就是浙江大学农学院,学校请来教学生下地干活的助教是资深农民,要求十分严格。
读农学院,就要学习干农活,生产出农产品,这就是专业化。说实话,现在的学生,无论来自城市还是农村,12年教育基本都是为了高考,绝大部分学习都是为了分数,都缺乏田间实践。而农学、植物保护学、园艺等专业的学生,如果连地都没下过,将来毕业了,如何学以致用呢?
也许读这所大学的多数学生并不是冲着下地干活去读的,是冲着实验室、冲着理论研究、冲着专家头衔去读的。但是农业种植光有理论行吗?显然不行。植物生长需要土壤、阳光和水,那么研究植物生长的人怎么可以不与土地打交道呢?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一句名言:“书本和电脑很重要,但是书本和电脑种不出水稻!”
他又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认为,科学家的工作最重要的是“顶着太阳,趟着泥水,下田”。
种不出萝卜不能毕业,不仅体现了专业化的教育,也包含着吃苦精神的要求。现在的年轻人四体不勤,好一点的可能会走路爬山,进健身房锻炼,但都不愿干农活。这里除了潜意识里有点轻农外,更多的是担心吃不了那种冒严寒顶酷暑的苦。
其实农业劳作过程,是比较全面的肢体活动,舒舒筋,出出汗是一种舒心惬意的锻炼,并不像没有劳动过的年轻人想象的那么苦。袁老还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浙江大学农学院在扎扎实实的做出自己的努力。(作者 胡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