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午9时,永城市西城区护城河西吊桥段,河水清清,天气微凉,身穿游泳衣的永城市市长李中华,第一个跳入河中,紧接着,随他而来的永城市政府办、环保、建设、市政、城关镇等部门和乡镇负责人鱼贯下河游泳。此时,岸边围观的群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有人喊道:“没想到市长说话还能真算数,真下河游泳了……”(大河报8月2日)
市长下河验污,在一部分人看来,是增进公信力,在另一部分人看来,则是作秀装样子。无论评价如何,至少该市长兑现了曾经的诺言。然而,需要反思的是,下河验污的形式并非仅此一家,随着人民群众对治污要求的不断加强,宣传治污成效的方式,是不是需要改进一下?
不知从何时开始,就有官员通过下河游泳,向群众表明“河水干净了”。当然,在活动开展之初,其正面宣传意义还是很明显的,毕竟平时很少能见到官员敢站出来亲身验证,而有“赤膊上阵”这种“接地气”的胆魄,也的确值得侧目。不过,正如黑格尔讲过的一个笑话那样:“第一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重复这一比喻的是庸才,第三个重复这一比喻的是蠢材。”随着下河验污这种活动的逐渐增多,其新意感也逐渐下降。群众看不到新意,自然感受不到“诚意”,“作秀”的声音也为之出现。
虽然,俗话说得好“尽心而为,问心无愧”,但既然是向群众表明自己的努力,其宣传形式为什么不能再丰富一点呢?其实,下河验污的方式是可行的,只是下河的主角不应局限于当地负责的几名官员。都说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要和群众打成一片,而“打成一片”除了能主动走进群众当中,还能让群众主动靠近身来。把自己放在舞台中央,只有寥寥数人敢下河游泳,旁边的群众要不是拿手机拍着,要不就是扯着嗓子喊着。河水与护栏在无形间画出一条分界线,一边是群众一边是官员,视觉焦点往往集中在官员身上,又怎么不让群众觉得是作秀呢?
群众才是主角,治理河水的受惠者是当地群众,只有让当地群众敢于下河,乐于与市长共游,才能说明河水治理是有成效的。群众下河,不会“喧宾夺主”,它体现的不仅是一方治污的成绩,更能体现出党员干部与群众同乐的和谐氛围。所以,当地官员可以在宣传方式上更进一步,鼓励周边群众一同参与,将比赛、会谈、教育等等活动内容融入其中,让下河游泳既成为验污手段,又成为游玩形式,给炎炎夏日增添更多凉意。
作者:严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