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全国高校的本科批次录取尘埃落定,许多学子终于等到了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不过,在一些录取通知书里夹带了五花八门的东西,这些“附件”让人读出了不同的“味道”。
通知书里夹带最多的是卡片,有银行卡,有电话卡,还有手机卡和上网卡,有高校甚至一下子就给新生办了4张卡。有的学校附带的银行卡开卡时有10元钱的年费,需要学生缴纳,如果学生不用这张卡,可以去银行注销,但注销后一些服务无法享受,如饭卡充值、奖助学金发放等。
所以,这貌似考虑得很周到的代劳,其实等于是一种强制,让学生们没有了选择的权利。更可怕的是,新生在未提供身份证明的情况下就办好了银行卡、手机卡,这完全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而由此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也让学生和家长心生疑虑。
另外,一个高校每年的新生动辄数千上万,统一办理某个银行或某个电讯运营商的卡,这里面会不会有利益输送甚或以权谋私?相信决策人心里清楚,经办人心里也清楚。
与夹带卡片不同的是,另外一些高校通知书里的“附件”却别有深意。
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包含《初入燕园》和一张光盘《预习北大》。光盘里有电子书、电子漫画和微电影,还有3DRPG剑侠游戏《英雄·未名》。这个“附件”估计会让不少北大新生对学校感到温馨,可以过一个真正的快乐暑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里镶嵌了电子芯片,具有加密防伪、快捷报到、校园导航、校园介绍、生日祝福等功能。不仅在新生面前“炫”了一把,更是给了他们一个实实在在的入门服务。
理工专业领跑全国的清华大学,却在新生的录取通知书里夹带了一套文学著作《平凡的世界》,还有校长邱勇给新生的一封信:“读书是一种生活态度,与书为伴将使新生们受益终身。”话很平实,但不得不承认这是最好的教育。
扬州大学农学院更为别出心裁,他们精心选取了蓖麻、玉米、水稻、大麦、油菜、小麦、棉花和高粱八种作物种子分门别类地装好,夹在录取通知书里。并希望新生自愿种植收到的种子,通过文字、摄影、绘画等多种形式,记录它们的生长发育情况。这样的良苦用心,着实令人感动。
游戏、芯片也好,励志书籍、植物种子也好,让我们读出的是大学浓浓的情怀,与越俎代庖的办卡相比,给新生和家长的感受一定是完全不同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里的“附件”,难道不算是入读大学的第一课吗?对于这第一课该怎么上,值得高校认真思考、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