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们再次看到了康县农民工江娃给甘肃省委书记林铎同志所写的公开信,反映其被康县法院副院长侯猛下套骗取“矿山经营转让费”55万元,以及付出61万多元的成本,直接损失100多万元,经过长达八年的反映和举报,至今是雾天放鸽子——不见影子。不但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反而屡遭当地有关部门的威胁和恐吓。此次事件引发公众的义愤。中国江苏新闻网、黄河新闻网等网络媒体发表诸多的评论。但是当地有关部门装聋作哑,当甩手掌柜,不予以过问,或抱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心态,采取“鸵鸟政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致问题不断发酵,矛盾人为扩大化,把一个农民工江娃几乎逼上走投无路的境地!由此可能引发群体性公共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大局,当地部门岂能如此装糊涂!
本来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康县法院副院长侯猛就是利用职务和权力的便利,对农民工进行下套诈骗,骗取农民工的“转让费”后就不再搭理。江娃经过长达8年的举报,上级领导也予以高度重视,批示解决,但是到了下面执行起来就变了样。或阴奉阳违,推诿扯皮,拖着不办,把问题当成皮球踢,踢来踢去最终是“举报信转给了陈世美”——有当地法院自己解决。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负责这起举报案的法院王院长竟然告诉举报人说:侯猛通过自己转达的意思是,想给江娃两三万,把这个事情摆平。
这是小学生都会算的账,我花钱就是要买货真价实的产品,通过欺骗手段骗取55万元“转让费”,现在就应该吃多少退多少,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给两三万元打发,于法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这实际上就是法院副院长侯猛,利用人们相信法官,相信法律进行诈骗的案件,而不是一般的民事纠纷案件。
对于农民工举报这样的法官诈骗案件,当地有关部门应该依法立案,坚决查处,将所诈骗的转让费退还给农民工,并承担一切经济损失,这才是依法办事,公正处理这一案件的正确做法。
八年竟然处理不了这桩案件,这不能不让人怀疑这里面到底有什么保护伞在支撑,有没有“腐败联姻”的猫腻,否则不可能把一件法官坑害农民工的普通诈骗案件拖到如今的地步。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要求各地采取措施,依法严厉查处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损害农民工利益等违法行为。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法官违法危害更烈,必须立案严肃查处。在百姓的眼里,司法是守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作为司法活动的践行者,法官比起一般人来说,便更需要坚守公正,依法办事,因为这是司法灵魂。法官违法不查处,不仅是亵渎法律,而且是“破坏了水源”。
法院副院长侯猛肯害农民工案件,8年不处理,这让群众怎么看?难道刑不上大夫?康县难道是法外之地?无论拖着或者糊弄着当事人,不管不问,或是官官相护,或是狼狈为奸,利益交媾,腐败联姻,狐假虎威,都是对神圣法律的践踏,不仅损害法律的尊严,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拖糊”的软措施最终只能是问题复杂化,矛盾扩大化,早解决早主动,早处理早受益。当地政府应该看问题的严重性。上级领导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是危害大局隐患的危险性,督促有关部门尽快彻查,还江娃一个公道,给公众一个交代,回应公众的关切。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稳定压倒一切。各级应该以大局为重,切实关注群众的合理诉求,依法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应该把问题解决在最基层,千万拖不得!人们不禁要问,坑害农民工的康县法院副院长侯猛究竟要“猛”多久?人们将持续关注,直至问题的最终合理解决。对此人们充满信心,也相信:法治社会,法官违法绝不可能仍其逍遥法外!
左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