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知识不应变成高消费
2019-02-26 09:2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综合  
1
听新闻
充值金额可以在0元-3000元之间,移动短信充值方式,可选择0.5元、1元、2元等小金额充值方式。

  事件背景:中国最大的论文数据库知网,最近在一场争议金额不足50元的官司中败诉。这场官司的起因是,苏州大学学生小刘在中国知网下载文献时,网页提示需付费7元,但因知网充值中心设置了最低充值金额限制,他只能充值了50元。随后,小刘想退回余额却遭到拒绝,于是将知网告上法庭。官司败诉后,知网在网站支付页面增加了自定义充值选项。

  新华每日电讯:知网作为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其在学术资源上已经取得了垄断地位。然而,想要阅览和获得知网内容并不是免费的。拥有60%以上的毛利润率,说是在“躺着赚钱”也不为过。然而,正是在赚得盆满钵满的前提下,仍频繁爆出知网对高校订户涨价,用户下载论文的过程中,知网方面涉嫌设定“霸王”收费条款的新闻。(韩明哲)

  钱江晚报:一方面压低稿酬,另一方面抬高服务价格,无怪乎知网毛利率连续多年超过50%。但要看到,知网这是以不尊重版权的方式打造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如此操作简直令中国版权保护事业蒙羞。以市场化的方式探索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这并非不可以,要求知网变为公益性平台也未必是提高效率的办法,但做版权交易的不尊重版权,提供服务还要挑肥拣瘦,这是让人难以忍受的。(魏英杰)

  工人日报:知识付费产品的消费者面临维权难,一是大多付费产品价格不高,维权成本相对大,很多人因“不划算”而放弃;二是目前知识付费还没有建立起诸如网购那样的成熟交易体系,且已经售卖出去的知识,消费者还可以进行二次传播和交易,这种权属关系的不明晰、不规范,使得维权存在困难。(吴学安)

  小编有感:我们赞成知识需要付费,但知识的价格也需要学术共同体来商榷,找到合适的价格与价值分配机制。在知识定价的过程中,高校、科研机构、公共机构都有责任将知识资源推向公共领域,扩大学术的社会接触面,从而有助于拉平知识价格,降低知识门槛,形成一个付费合理的市场机制。更进一步的,我们才有可能探讨,对知识的付费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是成本定价、价值定价,还是其他方式?知识的收益该如何分配?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