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现代快报:失联8天7夜生还,“奇迹”少了啥味道
2019-11-25 15:35:00  来源:现代快报  
1
听新闻

  相关细节折射出我们野外求生常识和能力的薄弱。这不是少年的错,我们的课堂几乎没有教过这些

  山中失联8天7夜后,奇迹般生还。这个“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也惊诧了很多人。

  据报道,广东珠海一名16岁的高中男孩秋游后报警自称迷路。被找到后,坚称失联以来是靠喝山中泉水度过。质疑者关注的则是:在没有食物的前提下,16岁男孩怎能在黄杨山上挨过那么多天?而为了搜救孩子,当地警方出动了4架无人机,2条警犬等,政府组织了各方救援力量共出动近600人次,孩子是否存在隐瞒事实,浪费公共资源的嫌疑?

  老实说,既然有重重疑问,就有进行调查进而解开悬疑的必要。毕竟这不是一场“躲猫猫”,而已经成为公共事件。公共资源理应用在刀刃上,不可以被糟践。当然,如果真的存在问题,也应注意到“问责”的尺度和边界,毕竟涉事的是一位未成年人。

  但本文更想说的是,不少陷于绝境者的表现说明,在求生、“求援”的问题上,还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

  “奇迹少年”做得已经很不错了,但仔细推敲一下,他的生还有很大的偶然性。

  据其本人描述,在失联当天,他本有机会走出来。刚迷路下山,遇到一位骑摩托车的阿姨。他想坐上摩托车,阿姨说山上搭摩托车危险,让他跟在后面,但摩托车开得快,他没跟上,在岔路口又走丢了。

  今天再看这个细节,简直让人扼腕。如果这个情节属实,那么这位“阿姨”的虚以委蛇是令人失望的,但问题是,即使如此,迷路的少年仍有比盲目奔走更好的选择——在有人出没的地带,即使是留守也比乱走一气好——他显然低估了和摩托车“失联”之后的危险程度。

  还是其本人的描述:一直凭着感觉和仅剩的力气沿直路往山下走,在山上总能看到下面有灯光,但就是走不出来。曾经路过一个小山庙,里面没有人,但看到有一些果子,因为是供神的,就没有吃。

  “我想是因为参加了军训,才长了一些体力,否则以他以前的体力,真挨不过这8天。”事后他妈妈说的话,也说明课堂之外素养的重要性。

  归根结底,相关细节折射出我们野外求生常识和能力的薄弱。这不是少年的错,我们的课堂几乎没有教过这些。

  几天前还有条消息,四川某高校两名大四学生,徒步攀爬甘孜州丹巴县境内的墨尔多山,结果被困原始森林悬崖处。被困后,两人情绪开始紧张、暴躁,打电话要求警方派直升机快速救援,理由是电视上就这么演的。

  感觉是一对挺浪漫的人,就连申请救援都没忘“点菜单”。

  问题是,他们没有想过,在地势险峻的原始森林,直升机是否能玩得转。现实可不是电视剧啊!

  近年来,常有驴友“一意孤行”导致迷路,引发成本惊人的救援。有的人被救了还挺“无所谓”。别的不多说,教会大孩子小孩子们做事前进行风险评估、出事后先检讨一下自己的过失,多为公共利益着想,这事挺急。

  贰拾柒号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