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苏州日报:“微课”走红,也是一种教育均衡化
2019-01-04 16:55:00  来源:苏州日报  
1
听新闻

  □马玉林

  鼓励更多优秀教师录制“微课”,也是推进教育走向优质化和均衡化的有力举措,其拓展空间值得期待。

  学校办学,教师为重。一所学校,如何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昨天《姑苏晚报》报道施黎伟老师录制“微课”的做法,就为众多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窗口”。“微课”走红,说明其影响一点不“微”。

  当下的网络传播,已经大大改变了教育的传播方式,优质教育资源本身就很稀缺,其服务市场也很广阔。像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上古典文学课,凭着他的诙谐幽默和独到见解,广受网民的喜欢。与戴教授的“微课”一样,苏州市第三中学施黎伟老师的走红,也已突破了本校教育的“边界”,他的微信公众号“不学无数”让更多学生受益。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微课”要走红并不容易,不知需要花费多少精力和功夫。一节课时间很短,但要做到要言不烦,对重点和难点的解释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还真需要动不少脑筋。施老师已录制和推送了1700多节“微课”,足见他上课的风格和效果已得到了充分肯定。这样的“微课”多起来,对推进教育均衡化也能发挥独特作用。

  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一项主要内容是师资的均衡。如何做到这一点?

  师资流动当然是一种可取的方式,但人数毕竟有限。“五只锅盖十只锅”,再怎么忙也是忙不过来的。如果能通过名师录制“微课”的形式,就有助于解决一些学校师资不够强的问题,让更多“优质课”流动起来,学校之间所筑起的“壁垒”就会被打破,教育发展的“共享空间”自然会构建起来。这样的教育新模式所产生的效果正在不断放大。

  近年来,苏州启动的线上教育中心平台,遴选众多名师在线上开课和答疑,正是为了让更多学生得到公平、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从这一要求来看,鼓励更多优秀教师录制“微课”,也是推进教育走向优质化和均衡化的有力举措,其拓展空间值得期待。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