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单车倒了,我的押金怎么办?”11月20日,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崔小姐告诉记者,自己从10月22日就申请退押金了,可一个月过去了,退款页面显示还处在“退款中”。(11月23日中国新闻网)
行业洗牌,不少共享单车企业倒下,随之而来的问题日益突出:供应商找谁要账、报废的车辆谁来管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何保障?笔者认为,共享单车企业和政府都要时刻保持风险意识,倒闭前企业应未雨绸缪,将倒闭风险降到最低;倒闭后政府给予制度保障,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首先,共享单车企业在生产初期应该做好市场调查,利用出行大数据,分析用车时间高峰期、用车频繁地段以及使用人数,不断优化车辆的投放、调度,提升运营效率。倡导并全面推行城市“网格化”运营模式,充实运维人员,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运维团队。另外,面对日益饱和的共享单车市场,供应商应积极寻求转型,针对特定人群开发中高档、更具个性化的车子。
其次,企业要严格规范押金使用,保障资金安全,明确共享单车押金退还流程和工作日时间限制,设立专用账户用于押金退还。同时,将共享单车平台、公共单车平台与个人征信系统接入,鼓励对于信用系数高的市民免收押金。另外,企业应自觉担负起从生产环节到产品设计、流通消费、回收利用、废物处置等方面的责任,让共享单车好投放、善利用、便回收。
最后,政府应出台针对共享单车使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办法,明确规定押金滞留、不退等处罚措施。同时,消费者协会也要起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作用,当押金难退不再是个个例时,消费者能够把“追讨”包袱交给消费者协会,而不是因个人力量单薄而放弃维权。
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共同调配,定能解决共享单车企业倒闭后的诸多问题。(文/张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