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每天有大量外卖小哥拿着上万人的口粮,骑着电动车在路上驰骋。门槛低、自由、多劳多得、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压力,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这个行业,“月入过万”“收入完爆白领”等消息也屡见报端。(10月30日《南国早报》)
外卖配送作为一项基于互联网技术兴起的新兴行业,在为人们提供足不出户的点餐服务的同时,也创造了体量庞大的就业岗位。其中拥有绝对占比的男性从业者,则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外卖小哥”。但是,在人们眼中,骑着电动车风尘仆仆、态度热情而谦逊地要求你给个好评的外卖小哥,谁能想到,居然可以实现月薪上万。
在二三线城市,月薪上万虽谈不上高薪,但也属很不错的收入了,多少写字间里的白领也不一定能实现这个收入。在群体性心理中,外卖配送就是一个简单重复的劳力活,与高薪完全扯不上关系。一旦月薪上万与平凡的外卖小哥形象完美重合,瞬间就会引发万千民众的围观:工资居然这么高,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去送外卖?
实际上,我们在阅读到此类新闻时,大多只将目光停留在工资上,而自动忽视了工资背后默默无闻的艰辛付出。工资收入与付出是成正比的,有多少的付出就有多高的收入,这是个常识问题。外卖小哥月薪上万的背后,是风里来雨里去的辛苦奔波,是红绿灯前争分夺秒的准时送达。实际上也正是如此:外卖小哥要实现月薪上万,平均一天需要送50多单,意味着需要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10点,而且还要按照这种工作频率坚持一个月。此外,还必须排除因为晚点、超时、不能进小区门、楼梯太高等等问题。送单超时过长,没提成,一单白跑;客户若因超时给差评或向平台投诉,小哥可能面临100到1000元不等的罚款。当读者了解到这些,或许就会感慨:要实现月薪上万也是很不容易的。
其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有如此发现。一些不起眼的小职业,在我们了解到他们的收入时,会漠然警醒,对平凡的行业产生别样的审视与认知。此前有新闻称,山东85后“馒头哥”月赚两万,日卖8000个馒头。读者看到这则新闻,大多会自动忽略8000个馒头这个信息点,而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月薪两万上,并发出“卖馒头也可以月薪两万”的感慨。个别人还因此萌生了职业效仿的冲动。但是,单单想一下8000个馒头,哪怕是一个一个放进口袋,需要的劳动量也很惊人。因此就有谙熟个中艰辛的网友会调皮地感慨一句:又想骗我去卖馒头了。
为何网友会这样评论,想必也是深知,世上任何一个正当职业,都有其两面属性。一方面是坚持干下去并且干好,就可以拥有极好的收益。另一方面的属性,则是很少有人能做到坚持干下去并且干好这个前提。无数盲目跟风的模仿者,最终都失败在了坚持这一点上。因为他们在进入行业之初,就只看到了高工资,没看到强劳动;只看到收获,没看到付出;只看到光彩的一面,没看到背后失意的一面;只看到月薪上万,没看到为此失去的休息、旅游、购物等闲暇时间。一言以蔽之,抛开劳动强度、工作环境等综合因素而只谈收入金额的,无疑都是耍流氓。
归根结底,无论是月薪上万的外卖小哥,还是月赚两万的馒头哥,抑或是8年攒下7套房的烧饼师傅,在市场经济中,都是平凡的职业。但就是在这样平凡的职业里,无数人发光发热,干出了成绩。但也有同样的从业者,因为不够努力缺少付出,只能获得相对较低的收入。这启示我们,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无论身处何种地位何种职业,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通过诚实的劳动和踏实的付出实现人生价值,描绘出生活亮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