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组织学生捡垃圾”是风景也是无奈
2017-10-09 09:2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八天国庆长假,在游客尤为众多的天安门广场上,一群身穿红色马甲的中学生“环卫工”,每天8点准时到天安门广场报到,“上岗”捡垃圾。“天安门零垃圾”这项由35中、人大附中、民大附中、北京四中等多所中学联合组织的公益行动,上百名中学生穿梭于天安门广场上百万游客中捡垃圾,学生最多一天可捡40大袋垃圾。

  (10月8日《北京青年报》)

  天安门广场上有一幅秀美的“公益风景”,黄金周期间每天都有学生参与捡拾垃圾的身影,这些学生的身影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动容,让很多游客竖起大拇指。可爱的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者文明承诺。但是,“组织学生捡垃圾”是风景也是无奈。

  “组织学生捡垃圾”具有非凡意义。一来,可以锻炼他们的体质,参加义务劳动是锻炼的一种方式。二来,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环保事业的热情,从小就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三来,还能激发学生的公益情怀,做对社会有益的人。

  然而,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忽视的,这些垃圾都是不文明的游客丢弃的。这些垃圾更应该由不文明的游客进行捡拾,谁造成的危害就应该由谁来承担,这才是社会管理该有的本义。

  垃圾不是学生丢弃的。学生没有必须捡拾的义务。很显然,制造垃圾的不是他们,丢弃垃圾的不是他们,他们只不过是在为他人的不文明行为买单。

  想起一些社会管理的办法。当有不文明市民闯红灯的时候,交警会惩罚不文明的市民“指挥交通”;当有不文明的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则的时候,交警会惩罚不文明的驾驶员参与“交通整治”。想起一些地方处罚不文明游客的管理办法,当发现有不文明的游客胡乱丢弃垃圾的时候,不仅给与罚款的处罚,还会让“随手丢弃垃圾的不文明游客”参与捡拾垃圾,让他们用“捡拾垃圾”的办法换位思考。应该说,这样的处罚模式才是最好的处罚模式。

  每年黄金周期间,很多地方都会“组织学生捡垃圾”。每年黄金周一结束的时候,很多地方也会面对堆积如山的垃圾,“组织学生清运”。让学生,让志愿者维护和谐的生态环境,让他们成为关注环境的人是个好办法。但是,这对于那些“不文明的游客”却没有起到教育作用。对于“胡乱丢弃垃圾的游客”,不能放纵。在黄金周期间,监管部门应该加大处罚力度,当发现不文明游客的时候,应该处罚他们“当10分钟清洁工”,倒逼文明素养的提升,倒逼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感知“环卫工的不容易”。更应该提倡“谁的垃圾谁带走”的文明出游模式。

  “组织学生捡垃圾”是城市秀美的“公益风景”。但是,这不该成为标准配置,不能让学生、让志愿者为不文明出游行为买单。“组织学生捡垃圾”不该是无奈的风景。

  作者郭元鹏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