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一则“陶妻泣富”的故事。周朝时期,有一个叫陶答子的人,他官声不好,家财倒是逐年倍翻,他的妻子屡次规劝,但陶答子就是不听。几年后,他乘着一百辆的车队休官还乡,族人趋权附势,宰了牛羊恭迎。唯独他的妻子抱着儿子在一旁暗自流泪,婆婆见了,怪她哭泣不吉利,陶答子的妻子回答道:“丈夫做官,家富而国贫,这种贪婪行为遭人唾弃,距离祸事不远了。”婆婆很生气,就把陶答子的妻子赶走了。后来,陶答子事发被诛,其母孤苦伶仃,陶答子的妻子便回来将婆婆奉养到老。
陶答子因为贪腐,最终落得“被诛”的可悲下场,这是他咎由自取,谁让他走上贪腐的不归路呢?当然,陶答子“被诛”也与他的母亲不无关系,陶母明明知道儿子贪腐,不但不规劝以尽到家庭管教之义务,反而将预感到“祸事不远”的贤惠儿媳赶走了,某种程度上讲,陶母就是儿子贪腐的“帮凶”。
家庭是社会的单元,一个清明的家庭就是一片廉洁的小天地,它孕育出来的也必将是一个个正直廉洁的人。相反,一个私欲旺盛的家庭,就是一个腐败的温室,它孕育出来的也必将是一个个危害社会的怪胎。应该说,陶答子有一位懂事理、明是非的贤内助,对其贪腐进行了屡次的规劝,无奈他有一个糊涂的老母亲给纵容和袒护着。在古代,某些家庭的老妇人是家庭里的“一把手”,晚辈必须绝对服从,尤其是作为“外人”的儿媳,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很自然,陶答子的家庭被陶母把持着、操纵者,儿媳再贤惠也无济于事。本就很张狂的陶答子,摊上这么一个“老糊涂”,最终只能是毫无例外的被妻子言中了,落得“被诛”的下场。失去儿子的陶母孤苦伶仃,所幸儿媳不计前嫌,对她不离不弃。
如今,像陶答子这样的贪官并不少见,他们忘记初心,罔顾法纪,在贪腐的道路上疯狂飙车,不能自已。历史是一面镜子,陶答子就是一具很好的“人体标本”,可以讲,后来的不少朝代都对他进行了“人体解剖”,探寻贪腐的“致病源”。在严厉整饬官场的今天,我们也有必要再对陶答子进行一次“人体解剖”,从中吸取“致病”的教训,懂得如何“强身健体”,以防止贪腐的“病菌病毒”侵入。
钱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