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奇葩”道路,拷问干部为民之心
2017-09-22 15:2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近日,网络曝出一组“奇葩”道路。北京丰台区连山岗附近,弧线坡道长达200多米,平均1.5米就设一条凸起的减速带;重庆市巴南区界石华南城,有一条公路路面却呈现波浪形,视觉冲击力强,够刺激,行车就像大海行舟,上下沉浮;广西北海市地角中路,约两三百米长的街道被挖出了成千上万个“蜂窝”,过路车辆和行人在“蜂窝”上左拐右拐,一路颠簸叫苦不迭;广西临桂县五通镇,道路上满是泥水坑,车辆通行十分艰难……(9月21日 中青在线)

  吃、穿、住、用、行是影响民生的五大重要因素,缺一不可,直接影响着每一个民众的生活质量。而如此奇葩的道路“满地开花”般随处可见,长时间得不到解决,究竟是道路规划设计的不合理,还是道路管护不到位,更或是职能部门的不作为,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当拷问的是干部是否有一颗为民之心。

  如果北京的那条“搓板路”是特种车辆的试车道、重庆的“波浪路”是因地形来巧妙设计的“阶梯式”货运通道,这样的理由是能被群众接受和理解的,毕竟“顺了娘意逆了婆心”,任何事情都难以做到十全十美、人人满意。可是当“蜂窝”、“千弹坑”等等,鳞次节比、密密麻麻的铺满道路,恐怕谁见了都不会满意。

  “开目不见路,常如夜中行”,作为关系民生的交通存在问题,让群众叫苦不迭、怨声载道、苦不堪言,折射出干部为民之心的缺失。坑洼不平的道路让每一个路过的行人、车辆都小心翼翼;满路的井盖,每次都需要拐来拐去躲避障碍,如同考驾校“路考”……这一条条小小的道路,就说明说明我们的干部没有真正深入群众,群众工作没有做到位。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标准,要做到心中有民,真心为民谋利,以“衙斋卧听萧萧竹”的心态倾听民声、体察民情,以全心全意的态度思考民计、解决问题。

  “出门行路难,富贵安可期”,交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命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更加需要干部的执政为民之心。“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共识,交通于经济发展而言,就如血管之于身体,血管畅通才能保证生长所需养分充足,道路通畅才能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补齐交通发展“短板”,杜绝“奇葩”道路再现,需要各级干部心系群众,服务于民,常怀为民之心。同时干部的为民之心,不仅是“行”,任何关系到民生的领域,都需要常怀一颗为民之心。

  --

  新闻来源: 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7-09/21/content_16522395.htm

  胡戎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