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三四十岁的老一辈”仍握有未来
2017-09-08 10:1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继“保温杯泡枸杞”之后,“三四十岁的老一辈”横空出世,再度戳中许多75后80后的神经——17岁的洛阳崇才网络科技公司CEO李昕泽接受采访时说:“我这个年龄做CEO感觉很正常,可能一些三四十岁的老一辈企业家,他们就没法了解互联网,因为已经老了。”紧跟着,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在微博中自称“老老老一辈企业家”,表示“压力山大”;无论是不是企业家,一下子成了“老一辈”,这压力恐怕是不少三四十岁的人所共有的。

  李昕泽才17岁,称三四十岁的人为“老一辈”没毛病;“没法了解互联网”的评价倒是可以商榷,但我们也得承认,年纪和成长背景的差距下,对互联网的理解确有不同。一句“大实话”之所以“扎心”,只能说明,这话戳到了人的痛处。

  妙龄少女被娃娃叫做“大婶”,顶多吐槽几句,痛感绝对不会有三十出头的女性那么强烈,这是因为少女还没到担心韶华将逝的年纪。同样道理,年届而立、不惑,对“老一辈”的头衔感到不适,可见至少在潜意识里还是介意年龄问题;这一焦虑无关女性对青春的联想,更多涉及普遍观念中,关于年龄与事业之间的潜在“逻辑”。

  “老一辈”者,即已经走过一次“奋斗期”和“收获期”,那么我的奋斗告一段落了吗?我的收获又在哪里?三四十岁,在奋斗的路上“应该”处于什么阶段?……75后80后觉得自己还处在事业上升期呢,你一下子就给我“推出历史舞台”了,不服气!又隐隐担心自己是不是真的落后了,有些不确定。这种焦虑既是因为理想尚存,仍怀事业心和进取意识,也说明缺乏自信——自信的话,七八十岁创业我乐意,管谁说什么呢?

  把年龄与奋斗的时机、成绩等等指标挂钩,无疑是一种成见。人生的轨迹,事业的辗转起伏,是能用年龄来划分甚至限定章节的吗?干事创业,无论对于年轻人还是年长者来说,年龄都是优势和劣势并存。曾有投资机构发布报告认为,30—45岁之间有丰富经验的创业者,创业成功的概率最高,而在这个年龄段的上下两端,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何况,在创业之外,事业还有很多种形式。时代有无数的热点和风口,有层出不穷的少年英雄,但这些都不能证明,我就“应该”怎么怎么样,或者我要为了与什么人去比拼而打乱自己的节奏。

  “老一辈”还意味着某种让位的姿态,一句看似大度的“未来是年轻人的”,对年长者来说既不公平,也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有所收获了,就应该“功成身退”吗?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就一定要趴在岸上看风景吗?何况,三四十岁的“老一辈”们,人生还只过了不到一半。这个包容的时代允许每个人无论年龄身份都有无数机会去实现自我,年龄标签给人生划下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当我们被称为“老一辈”或“小一辈”,姑且听之可矣,因此自我限定则不必。

  有志不在年高,亦不在年少,无论“老一辈”还是“小一辈”,未来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

  吴云青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