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讲真话应成为官场的底色和流行色
2017-08-03 09:3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古文辑要》里有一个故事。初唐名臣裴矩在隋朝做官时,阿谀逢迎、溜须拍马,想方设法满足隋炀帝的要求;到了唐朝却一反常态,敢于当面跟唐太宗争论,成了忠直敢谏的诤臣。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只有在那些愿意听真话、能够听真话的人面前,才会有人敢于讲真话、愿意讲真话。可见,听真话既体现胸怀,也是一种智慧。领导干部勇于听真话、善于听真话,才能鼓励大家敢于讲真话、愿意讲真话。

  在中央严厉整饬官场、正风肃纪的今天,说假话的风气在官场得到了有效整治,但也毋庸讳言,说假话的现象并未彻底消除,在某些地方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惯于说假话、不愿说真话,这是官场中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不仅蒙蔽了领导干部,妨碍了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也污浊了官场生态,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

  说真话、做真人、干真事,这是对党员干部的最起码要求。某些党员干部不愿说真话,固然与他们的思想觉悟不高、道德品质低下不无关系,但也与他们工作生活的环境有相当大的关系。有些领导干部总是喜欢听顺耳话,听恭维话,这就给一些精于溜须逢迎的人留下广阔的施展空间,所以,他们便假话连连,竭尽谄媚之能事,领导干部是听得很开心,却越来越疏远基层,越来越远离真相,其结果是领导被小人牵着走,领导干部被奸人玩得团团转。

  真话、实情往往蕴藏在基层,来自于群众。领导干部只有以甘当小学生的态度、海纳百川的胸怀,主动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听真话、看实情,才不至于使自己闭目塞听,才不至于错误决策和乱指挥,这样才能干好本职工作,才能真正执政为民。

  初唐名臣裴矩,经历了“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人生际遇,倒不是他为人狡诈、善于变色,而是他前遇昏君后遇明君,不同的君主只好让他讲不同的话。这给现在的领导干部以极大的启示和警示,即领导干部必须要听真话,听得进真话。要想做到这一点,一方面,领导干部要有宽阔的胸怀,勇于听真话、善于听真话,才能鼓励下属和群众敢于讲真话、愿意讲真话;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善于察言观色,能精准判断出真话和假话,对那些玩滑头讲假话的人,要及时红红脸,让他们自讨没趣,自惭形秽。讲真话,应成为官场的底色;讲真话,应成为官场的流行色。惟其如此,我们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钱桂林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