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申遗成功不是政绩,“杀鸡取卵”式开发绝不可取
2017-07-13 09:5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77,经世界遗产委员会21个成员国代表的审议和表决,青海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翌日,福建鼓浪屿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至此,我国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711人民网) 

  申遗的初心,自是让遗产受到最好的保护。传承遗产,让子孙后代在参观时感悟历史与自然的痕迹,亦是当代人应尽之责。从这个意义上说,申遗成功,不只意味着一份难得的荣耀,更意蕴着中国对世界作出的文化承诺。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申遗所带来的巨大品牌效应,也在扭曲着遗产保护的现实状况。一些地方兴盛而起的“申遗热”,夹杂了太多功利因素,“重申报、轻管理”倾向严重,一旦申遗成功便开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保护反倒退居其次。这些年,丽江古城多次发生火灾事故,张家界曾因“超容开发”被亮“黄牌”警告……如果只把“金字招牌”当作摇钱树,以杀鸡取卵的方式进行开发,那么受损的将不只是某一处遗产,还有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纵观以往教训,成功申遗后一般陷入两种误区。一种是疏于管理,“刀枪”入库,甚至任其自生自灭。另一种是过度开发,把世界遗产当成摇钱树,无节制地利用,似乎非要榨干其营养。 

  鼓浪屿管委会主任郑一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申遗成功只是鼓浪屿保护与发展新的起点。”她表示,让文化重新“占领”鼓浪屿,活态传承文化,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比如,未来将继续深挖其国际历史社区的文化内涵,继续推进“全岛博物馆计划”,腾出更多公共资源向居民,特别是向广大青少年开放,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历史文脉传下去,实现世界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 

  申遗成功不是政绩,真正的政绩,必须建立在申遗成功后有力的保护之上。保护文化遗产,既不能过度开发,亦不能“关起门来”。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奠定了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提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许多文化遗产正是在与人的互动中呈现意义,正如有人感慨说,鼓浪屿的文化遗产,不止于菽庄花园的“藏海”和“补山”等有形物,还在于街角一位老人向你娓娓道出家族闯南洋的故事;老屋里赫然摆放的钢琴,让你明白“琴岛”之称名不虚传。在发展中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原生态”,让它们留下来、“活”起来,世界遗产大国才能名副其实。 

  申遗成功,更需要清醒、理性,反思、审慎的态度。与世界遗产强国相比,我们仍有不小差距。各地仍不同程度存在重申报、轻管理现象,申遗热存在急功近利隐患,申遗时高度集中社会资源投入保护展示,成功后重心转向商业开发忽视后续保护,对世界遗产造成安全威胁甚至破坏。丽江古城多次发生火灾事故,清东陵和明十三陵文物连续被盗,暴露出对世界遗产可持续保护认识的模糊和短视。此现象不除,受损的恐怕不只是某一处世界遗产,还有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申遗成功的喜悦之下,我们更应该进行全面“冷思考”:一方面,我们要切实坚定文化自信,认真履行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在全面加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中,创新中国经验,创造中国奇迹,不断增强中国话语权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遗产保护援助、联合考古发掘、人才培养合作、技术交流互鉴等方式,加强与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支持更多发展中国家实现世界遗产梦,在国际舞台宏亮中国声音、增添中国力量。(郜琳博)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