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湖南省纪委获悉,该省发布规定,要求严防严查利用或冒用领导干部名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对打着领导旗号办事的一律不信、不见、不理、不办并主动报告,从源头上堵住“漏洞”,扎紧制度的笼子。(7月3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近年来,一些人打着领导旗号拿工程项目、冒充领导家属或身边工作人员推销书刊礼品、借领导名义替人说情“消灾”……一些地方个别人打着领导干部家属亲友的牌子,违规插手工程项目、土地出让、招投标、公共资源交易等经济活动和其他事项,从中谋取私利。笔者认为,“领导旗号”灵不灵,关键可能不是“封杀”,而是看领导干部自身的态度,看制度建设。
“领导旗号”之所以能够换取私人利益,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有领导本人对此类事情听之任之、纵容之,然后让下面的领导干部不辨真假,无所适从,于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才让一些打着领导干部旗号的人招摇撞骗成功。去年,媒体曾经报道称,广东省水利厅原厅长黄柏青的儿子黄晖,就曾经打着其旗号违规插手工程项目、土地出让等。而且这些都是其父亲默许的。想一想遇到这样的问题,下面的干部确实很难办,听之任之,违反原则,拒绝,又担心被穿小鞋,这真是让他们左右为难的事。
如此看来,要让“领导旗号”不灵,就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补足他们理想信念之钙,并且让他们珍惜自己的声誉,严以管教好身边的人,管好自己的权力,规范自身权力的运行空间。只有他们真心实意地表明他们的态度,下面的干部才敢理直气壮地对打着领导干部旗号招摇撞骗的人说不,这样“领导旗号”才可能处处碰壁,不再灵验了。
习总书记在福建任职时就一再强调:“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如果领导干部都这样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那么各地各部门的干部才可能发现以领导干部家属亲友、身边工作人员名义要求办事的,不论身份真假、来头大小,都要坚决抵制,并视情况向同级或上级党委、纪检监察机关报告,打着“领导旗号”办事的人才可能慢慢销声匿迹。
当然,要让“领导旗号”不灵,各级党委也应该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把领导干部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他们不敢,也不愿、不想帮助子女,身边人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这样“领导旗号”才是真正的不灵了,官场才能真正风清气正。
作者: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