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一早,广州地铁在一号线正式试点设置一节车厢为“女性车厢”,车厢内,女性元素满满,红色的木棉花“开”满了窗台,这是一片专属女性的红色花海。(6月28日中青网)
因为是试点,又是首日,所以,有些女乘客还不适应,有些男乘客还走错门。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对新生事物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相对于走错门的乘客而言,也发生了一些颇耐人寻味的情况。对于有男乘客进入女性车厢,有女乘客表示无所谓;有的女乘客根本不领情,不选择女性车厢;一位准备进入“女性车厢”的阿伯不听劝阻,非常生气地对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破口大骂:“照顾女人不照顾老人,岂有此理!”
这些情况的出现,多少有些让“女性车厢”显得尴尬。当初,提出地铁设置“女性车厢”的建议,其出发点是要在社会上弘扬“关爱女性、尊重女性”的文明理念,这没有错。然而,关爱女性,尊重女性,不同于区分男女厕所,不能简单地采用物理措施按性别划分地盘。在公共场所,有一种特殊的现象,一群男性在一起,有时容易一触即发,产生矛盾,而在有男有女的场合,男士们往往能注意收敛,维护自身的形象,一些男士甚至会拿出一副绅士风度来。
地铁车厢是一个小社会,社会不等同于地铁车厢。关爱女性、尊重女性需要从你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同样是地铁,在男女不加区别共用车厢的情况下,“关爱女性、尊重女性”的文明理念是不是此路不通?回答应该是否定的,男性让座女性的现象并不鲜见。还应引起注意的是,在倡导一种理念的同时,不应偏废和排斥其它应倡导的理念,不能分而治之,以形成文明的集成效应。比如,尊老爱幼、助残助弱、助人为乐的理念,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的习惯,等等。一列地铁,一条线路,如果老弱病残的男乘客只能在地铁车厢站着,而老中青的女性乘客一律待如上宾在专享车厢坐着,那么,在这列地铁、这条线路上就不能侈谈什么文明理念。
尊重女性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要在地铁等共公交通工具上培养,更要在就业、就学等领域大力倡导维护女性的合法权益。地铁设置“女性车厢”,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如今,在社会就业领域歧视女性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农村女童就学的比例还有努力提升的空间。
除此而外,在地铁设置“女性车厢”,旅客上车时,容易出现混乱现象,影响上车效率,各节车厢容易造成疏密不均的现象,如何消解这些问题,也不能置之度外。(范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