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流传的一条时长1分18秒的视频显示,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2017届学生毕业典礼上,当天下着雨,疑似一名校领导正为学生颁发证书,一名女生跟在后面为其打伞。对此,
从环卫工背大学生,再到学生给校长打伞,似乎都是想表达一个“不可”的意思。但是,在不了解真相之前,仅凭借一张图或者一条视频能说明什么?即便是真的,难道就真的不可以吗?
假如,“学生给校长打伞”的主角调换,成为“校长为学生打伞”,这在大家的眼中就成了美事一桩,而热度却比不上带有敏感度的“学生给校长打伞”,自然不温不火几天之后,又被后面的新闻所覆盖。
“学生给校长打伞”不是不可以,只是大众习惯了“逆思维”,总能把一点关于领导的事不断地扩展,让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良态的问题恶劣化,在吸收“注目礼”的背后是一种心态的错位。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学生给校长打伞”容易让人想歪的原因还是在于一种“恨意”导致,真因为曾经的领导不注重自身修养,不懂得释放正能量,反而以不端的言行给大众造成了负面的阴影“面积”比较大,自然容易“闻蛇色变”,才会在“学生给校长打伞”的第一反映中认为这或许又是一场“作秀”表演。
不管是学生给校长打伞还是校长给学生打伞,其实都是可以的。师生之间就是需要“亦师亦友”的状态,才能助力学业,也能营造一种良好的风气,少一些臆断,多一些“听真相”,才不会人云亦云,让一把伞成为尊重和爱护之意。(作者:婧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