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记者其实是党员干部的诤友
2017-06-13 09:1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近日,某电视台记者在进行采访的时候,疑似遭到当地干部的盯梢,盯梢者组建微信群,将记者驾驶车辆的车牌号、就餐地点、行走路线等发到群里,互通声气,互相提醒,“以此提醒各地领导片长,督促各村做好所有工作”。这件事将上述地方领导干部“防记者”的防范和拒斥心态呈现出来,他们把舆论监督变成了监督舆论。(6月13日光明日报)

  很难想象,某电视台记者在进行采访的时候,疑似遭到当地干部的盯梢,盯梢者组建微信群,在群内发布记者的“路线图”,共同“布防”记者。此事虽属个案,却提出了一个老而弥新的问题,即地方干部如何对待媒体、怎样面对记者?

  应该说,记者不是地方干部天然的“冤家对头”,当然,极个别心术不正的害群之马除外。记者是代表人民履行舆论监督的,要客观公正的进行报道,有一说一,不粉饰不抹黑。而某些地方干部惯于报喜不报忧,总希望记者能妙笔生花的报道自己,对那些找问题的记者,很自然的十分感冒了,将记者当“盗”“贼”一般防着,生怕记者“偷”“盗”出他们的不堪。所以,有的地方干部先下手为强,利用自媒体对记者来个“步步为营”“严防死守”,看你在“有准备之仗”面前如何“突出重围”?

  上面新闻,暴露出一个必须正视的大问题——地方干部应如何树立正确应对媒体的素质。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

  某些地方干部患得患失的盯防记者,说到底,还是官念和作风出了问题。倘若官念正确、作风正派,何至于如临大敌的防着记者呢?记者不是麻烦的制造者,也不是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他们其实是党员干部的诤友。记者下基层采访发现问题了,才能让党员干部少犯错误,才能让党员干部少走弯路。

  在不断强化社会监督的今天,竟然还会出现地方干部微信圈盯防记者的事件,令人错愕,这说明正风肃纪不可能一蹴而就,须常抓不懈。

  钱桂林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