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每一年的高考,都能拨动几代高考人相似的青春往事与成长记忆。而关于高考题中的“奇葩”存在,更是长盛不衰,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对奇葩高考题的戏谑、嘲讽甚至谩骂,更是一次又一次霸占着社交平台。这不,最近刷爆微博的“一道题逼疯29万考生”,更是成为网友集体吐槽高考题的情绪发泄池。原来,今年浙江高考题中出现了一道颇为不容易回答的赏析题。这篇题为《一种美味》的文章,讲述了农村家庭吃鱼的经历。文末写到: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这道阅读理解题让学生对这句话进行赏析。网友纷纷表示这个题太难,太奇葩。该文作者甚至被挖出来答题,无奈作者都忘了自己想表达什么意思了。
诸如此类对文段句子的赏析,几乎是高考语文的必考题。考察的是读者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以便于学生在自身写作中注意情感的渲染与烘托。对于正在进行写作训练的高中生来说,这样的考察是有必要的。但是,一篇文章,经作者写成之后,对文章的解读其实就与作者无关了。不同的人可以对文章有不同的理解,而作者当时有意识或者无意识想表达的中心主旨,或许只是千万解读中的一种。因此,不能因为《一种美味》的作者不会回答这道题就可以天然地得出高考题奇葩的结论。这样的判断是鲁莽的,是毫无逻辑可言的。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戏谑个别高考题、发泄对僵化语文教育的不满尚能理解,但以此为论证,认为高考制度像个别高考题一样奇葩,则是蛮不讲理、满口胡话了。尚不谈个别奇葩高考题是否真如网友抨击的那样一无是处,但就高考题的个例,来论证整个高考制度,就犯了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错误。或许可以说,出题人在考察和训练学生写作思维时的方式有待商榷,但作为存在了几十年的高考,已经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贡献了一批又一批知识丰富、视野开阔、锐意进取的优秀人才,本身就是一种重责在肩、意义重大、不可或缺的取才制度。
高考制度固然存在教学方式僵化、唯分数论、素质教育欠缺等等不足,但作为一种标准化的选拔性考试,它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发展中国家,其积极意义依然是不可忽视的,更是短时期内无法取代的。高考,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考试,只要学生智力正常、用心学习,便可以获取一个适当的学历,从而具备了实现阶层纵向流动的起码资格。否则,放牛娃的孩子或许永远都是放牛娃,他脑子里思考的总是娶了媳妇生了孩子更好地放牛。如此,社会何谈进步?
高考制度当然不是万能的。但选择高考、适应高考、把握高考,对于很多人来说,依然相当于是把握了自己的命运。正如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可能在高考之外,还存在其他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但相对而言,那些途径与高考比较,大多更为困难,需要更加艰辛的付出。明明一个相对容易的路径可以实现目标,为何要舍近求远呢?
虽然,新闻总是在炒作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初中生毕业几年当上公司老总招聘了大学毕业的初中同学为自己打工,但是,这样的例子又有多少?不要总是以极端的不具备普遍性的案例,来试图总结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归根结底,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时代,寒门学子学好书本知识,通过公正平等的高考获取向上的动力,依然是他们改善自身家庭条件、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的不二法门。
吐槽高考制度,请嘴下留情。高考题奇葩,更不等于高考制度奇葩。即使个别高考题设计得不够科学,甚至闹了笑话,但也都是我们在不断摸索更加科学的考察方式的过程中有益的教学实践。比如,曾经有省份将八股文的优秀篇章引入课外文学读本,从此锻炼学子的写作功底,就是一种积极的教学试验。此外,还有自主招生、艺体生招考、海外留学等等教育方式,更是与高考形成了有效弥补、良性互动的格局。诸如此类的取才方式,势必会不断推进高考制度更加良性积极的发展。而在这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态度更加温和一点、理性一点,更能促进这一天的尽早来到。(文/艾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