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大学教授亮工资条,收入并非全靠职称
2017-05-26 09:0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这两天,朋友圈转发一条消息:复旦大学某教授月工资应发15335元,但实际到手只有8272元,而且是薪酬总数,别的啥都没了!这份工资单引起了网友的热议。(5月25日《中国青年报》)

  看到大学教授实收8272元,而应发15335元,不知就里的人或许质疑是不是被人给侵占了,其实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一个变化,而这时候专家的类型已经从知识型转化为观点型,那些知识型的专家数量过多,薪水自然会降低,而高校老师的收入并非全靠职称。

  社会时代的不同,物质的稀缺性和占有率,以及从事的不同职业和机遇,给社会分配有了新的说法,很多低文凭因为从事某些职业早,结果成了富豪。一些孩子好不容易走出农门后,大学毕业了,却去给初中的同学去打工。而那些硕士同学好容易找到了一个有钱的大亨,但同学们参加婚庆时,却发现这个有钱有豪车的大亨,居然是小学三年级以上没有同学。

  中国互联网从1986年开始,时至如今已经21年,互联网不仅产生电商,不仅对传统行业形成巨大冲击,培养出多种类、多层次的新富豪,更使知识的获取变得异常容易。上个世纪当我们上学的时候,获取知识一是老师的口口相传,二是去图书馆查阅,而如今你想知道的信息,只要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无论网站还是纸媒上的相关知识,瞬间就可以获取。从这开始,大学需要的不再是知识型的教授,而是观点型的专家,在很多时候,更是需要遇事有观点、有主意、有办法。

  互联网的鼎盛,让当初的依靠党报党刊和都市报、广电传播渐渐失去优势,而自媒体,尤其是以平台化方式出现的自媒体,不仅使信息传播发布迅速,更是让很多事件变得不可控,结果不可知。像很多红遍全国的很多本不是多么严重的事件,因为对事情本身全部信息的选择性报道,和分段式传播,给公众一些碎片化信息,让事件传播出现恶意形态。以前对重大事件点评,往往是找某些专家教授,而现实中,很多教授仅仅沉迷在教孩子课本知识,已经没有发声的愿望和需求,因为他们有稳定的收入,无需再做一些努力。

  随着当初人口的激增,大学增加成为一个新的趋势。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到3729万人,居世界第一,高校数量为2931所,居世界第二。而在恢复高考后的1977年,1978年录取30万左右,大学数量约40到50所。大学的增加,需要相应的教授和管理人员,数量激增相应的对教授质量的下降,再加上知识获取方式的变化,教授这个层次的需求已经不是当年了。事实上,对于高校管理,国家也逐渐放开,很多教授在闲暇之余,也可以外出讲课,获取相应的报酬。工资单只是某个符号,已经不能代表收入了。

  ------------------

  作者:张洪泉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