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年里,在或晴或雨或雪的天气,不同颜色、不同档次、不同载重的汽车开到这家门外,然后在一个直角拐弯处失去控制,在他们家制造了一场又一场车祸,有据可查的车祸共有48起。(5月10日 北京时间)
“这附近都知道我们了——老出车祸那家。”麻烦都是从道路竣工那年开始的,这条7米宽的水泥路连缀着两座城市,垂直于乡村公路,将车辆笔直地“送”向这个农户门口。公路属于大齐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一部分。工程自2007年10月16日启动,2009年9月通车。这个家第一次被闯入是在2010年11月。主人正在熟睡,炕头火热,夜色深沉。轰隆一声,两道灯光直直扎进来,钉在卧室的窗户上,不速之客是一辆轿车。
此后,便接二连三发生,到目前为止,事故还没造成人员伤亡。有的令夫妻俩心有余悸,有的则没造成多大损失。直角上这大大小小的事故争抢着夫妻俩的大脑存储空间,有些模糊在一起,有些则成为他们回顾人生历程的坐标。俩人都记得“史诗性”的一天。四辆车接连撞进了院子。主人觉得,这个直角弯的设计实在太令人“厌恶”了。不少司机从高速下来,发现要转弯时已经来不及了。事故多发生在晚上关灯后,司机们根本意识不到道路的尽头有户人家。冬天的事故远超其他三季,厚雪被碾压成冰,路面和“镜面”一样,刹不住车。
第一次事故发生后,他们开始了讨说法的征程。第一次去找镇交通管理所,镇政府和交管所说,路是“国务院修的,省设计院设计的”,他们管不了。县里则告诉他们,既然是“镇民”,那么就应该由镇里负责。他们最终上访到了省会哈尔滨黑龙江省信访局受理交通相关上访的部门,以及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上访的部门。在接访干部的启发下,他们第一次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每个人都说责令“有关部门”早日采取措施。
那么,“有关部门”究竟是哪个部门?采取的又是什么措施?“我算明白了,就是民不找官不究 。”何海军说。他们发现,似乎每一轮上访过后,小院附近就多一样东西。不知是哪个“有关部门”立的:“慢”字警示牌,监测摄像头,车辆减速带。他们始终寄希望于道路改道,直角变成软化的钝角,减少车祸的发生。直到2016年,一座加油站在何家右侧建立起来,正好挡在他们认为改道的必经之处。他们心冷了。林甸县政府一位官员说这是“历史遗留问题”。道路早已修建完成,他们需要推动的是既定事实。
依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