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
常言道:“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计划一生穷”,理财很重要。的确,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在理财方面都是一样的,都需要好好理财,“开源节流”,压缩开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让资金增值,否则谁都会遭遇“坐吃山空”的窘境。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要带头,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对各级政府“过紧日子”提出了严格要求,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
在过去,由于对“三公经费”没有刚性压缩要求,导致浪吃浪喝、奢侈浪费、跑冒滴漏等指出失范等情况,既培养了骄奢之风,又浪费了本可以用于其他建设方面的资金。
政府机关过“紧日子”,好处多多。按照总理要求,今年一律按不低于5%比例压减政府机关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个人认为有三点好处,其一是传递了不增加“三公”经费的信号,让广大机关干部树立节约意识;其二是“三公”经费少了,自然没有人去打“可怜巴巴”的“三公”经费的主意,干部违纪也就少了,“三公”经费安全了;其三是节约出来的“三公”经费可支出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重点工程建设、保障国防建设等等,让纳税人的税金发挥更大更优的效力,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前行一股有力的牵引力。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政府过紧日子,群众才能过好日子。”长期坚持下去,常态化抓执行,既能达到“节用裕民”的基本要求,又能促使党风、政风、作风、民风、民生发生根本性向好转变和发展。当然了,过惯了“好日子”的干部队伍一时半会儿或许还不太适应,因此,政府过“紧日子”,需要靠执行力去保证,更需要靠落实《预算法》以及财经监管制度深化落实,只有政府机关常态化地过上“紧日子”了,人民群众的“好日子”就如同黄河之水天上来、绵绵不断绝。(杜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