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西北采访时,遇到一位县委书记,她手机上存着160多个贫困户、上访户和困难户的电话号码。她说,不管多忙,只要这些群众发短信、打电话给她,她都会认真接听和回复。“尽管只是一个电话和短信,但群众觉得你在乎他,会由此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2月13日 人民网)
县委书记,在农村群众眼中,确实也算是大官了,如果这样的“大官”能够走到农村困难群众身边,去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生产,和他们共商致富大业,并且在离别的时候给他们留电话,向他们要电话号,记下他们的电话号码,这对农村的贫困户、困难户、上访户群众来说,确实是挺感动的事。
一些干部为什么不记群众的电话或不向群众公开自己的电话呢?说到底,就是缺少一颗真诚为民之心。在有些干部看来,为民服务是装门面、做样子的。公开了电话,群众随时会拨打,这多麻烦;而打电话就能解决问题,又有多少人能看到其做的样子?
但如果领导干部缺少为民服务之心,没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只把记下群众的电话号码作为自己走了群众路线,深入群众的访贫问苦的证据,作为自己写材料、作报告、述职述廉的依据,那么这样的记号码、留号码行动还不如不记、不留为好,你不记,基层群众没有盼头,你打不打电话,去不去关心他们就无所谓,如果你记下了,长年累月都不给群众一个电话,这反而可能冷了群众的心的。
有鉴于此,希望领导干部牢记,记下群众号码只是为民服务的第一步,但绝不是就从万事大吉,记下电话号码后的路还很长,工作也更伟大,那就是要让记下的电话成为干群交流交往的“连心桥”,成为领导干部对贫困群众关心的“热线电话”,逢年过节问候他们一下,春播秋收给他们支支招,天冷了提醒他们加件衣服,天热了,提醒他们防暑降温,如此种种,无疑是最温暖群众心的,领导干部工作做到这个地步,做群众工作,再难估计也难不倒哪里去。
记下群众电话,其实就是干部给群众一个承诺,让群众明白,我有了你们的电话,如果你们遇到什么烦心事、闹心事、困难事,自己有无法解决,周围的群众也不能提供帮助,你大可抛开顾虑,给领导干部电话或者短信,他只要清楚了,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帮助你们解决困难问题,即使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可能立即解决的,他们也会清楚明白地给你解释清楚,让你满意。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需要有记电话、留电话这样的行为,但最为重要的是之后的态度、行动,这才是服务群众最重要的工作。
作者: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