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公安部召开全国户籍制度改革专题视频培训会。会议明确,要进一步向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倾斜,努力做到能落尽落,凡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不得实施积分落户制度,凡政策已明确可以直接落户的群体不要纳入积分落户政策范围。(2月10日《法制晚报》,http://china.huanqiu.com/article/2017-02/10101936.html?from=bdwz&qq-pf-to=pcqq.group)
全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是保障公民的自由迁徙权,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举措。中央的户籍改革政策明确提出,除了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要严格控制人口总量之外,其余城市应该降低门槛,吸纳转移人口。一些地方迅速抓住这政策的空子,纷纷出台了积分落户政策,直接或间接地把许多人堵在了城市之外。
积分落户政策的弊病,在于损害了流动人口的权利。许多地方,许多农民,虽然已经举家迁徙,有了新的工作地和居住地,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受制于积分落户政策的阻碍,却难以享受所在地的居民待遇,难以在城市定居下来。有的甚至因为子女上学等问题,形成了两地分居,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这种只要务工者贡献,却不给予务工者待遇的做法,是对务工者的不公正。要流入地扎不下根,自然也就无可留恋,这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一些地方的用工荒。
积分落户政策的弊病,还在于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事实上,随着国家对“三农”支持力度的加大,不少农户所享受的政策待遇已经超越了非农业户口。城镇化不彻底,半拉子城镇化,已成为政策所要解决的难题。积分落户政策,则进一步加大了城镇化推进的难度,成为了城镇化的羁绊。
凡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不得实施积分落户制度,凡政策已明确可以直接落户的群体不要纳入积分落户政策范围。此次叫停,彻底堵死了漏洞,将有力地推进城镇化的进程。
需要注意的是,解决城镇化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本问题,也是一些地方出台积分落户政策的原因。按照国务院户籍改革意见,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所以,尽快把这一政策落到实处,也是有利于积分落户政策的叫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