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谁是高校研究生酒后猝死的真凶?
2017-01-20 09:4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115日晚参加完导师组织的聚餐后,26岁的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史国平倒在宿舍里,当晚他被送医,抢救无效后死亡。而在一个多月前,他刚被确定保送该校的博士生。北京青年报记者获得的聚餐菜单显示,5桌师生消费5630元,含18瓶酒:1342度的海之蓝,5瓶一品苏黄养生态。而参加聚餐的师生近50人,包括史的导师在内,共有4名老师在场。史的母亲认为,在场老师对此应负一定责任。据家属说法,史国平不喝白酒,而这次他喝下的白酒超过半斤。在117日发给当地媒体的通报中,江苏大学校方称,这次聚餐系史国平的导师组织,医院对史的诊断结论为猝死。但这份通报上,只字未提“喝酒”一事。(119日,大众网) 

  http://sd.china.com.cn/a/2017/redian_0119/849564.html 

  一位年仅26岁的准博士生,就这样在过量饮酒之后不幸离世,逝者固然值得哀思。但是,比上述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从此件事情有所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位准博士生的猝死,这样才能预防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 

  据新闻中报道,这是一次该研究生其导师所组织的聚餐,而这次聚餐一共50人就消费了18瓶酒,而不会喝酒的史国平却喝了半瓶白酒。为什么不会喝酒的史国平却喝了半瓶白酒? 

  在高校里,特别是对研究生来说,其导师不仅是传道受业解惑之老师,而且是控制着其毕业生杀大权的操刀手。导师组织的聚餐,学生哪里有不喝酒的。在导师的权力压迫下,学生根本没有说“不”的权利。如果你不喝酒,导师就会认为你这个人不懂礼数,不懂得交际,对你的印象也会大打折扣,说不定就会在毕业一事上为难你了。 

  甚至有导师认为,酒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酒桌是谈正事的地方,所以授业之地就不再是古代的私塾,也不是现代的办公室,而堂而皇之地转移到了酒桌饭局上。但是,酒桌饭局上一个二个喝得一愣二楞的,谈何学习指导。况且,最后酒桌饭局的消费还不是由学生来承担,学生本无独立自主经济能力,却在导师的逼迫下无奈花钱给自己买罪受,去满足导师的畸化消费心理。 

  更为悲剧的是,这位新闻中的准博士生却为了迎合其导师欢心,不幸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这样的事件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了。如何来纠正这种异化了的师生关系,如何来采取有效措施来抑制高校导师持之过大的权力,如何来净化高校生态环境,这不仅关系到学生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利,更是关系到高等教育所培养出人才的质量。 

  作者:郭晓冉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