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首页 > 获奖作品展示 > 正文
“办不成事”反映小窗口托起民生“大幸福”
作者:  朱执竞

近来,江苏各地陆续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在苏州,这样一个新窗口整合了咨询、投诉、业务办理等各项功能,直面办事的堵点痛点,对出于各种原因未能成功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企业群众给予指导帮助,从而以更周到的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如今,“最多跑一次”成为各级部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目标,理想状态下群众必然希望所有窗口都能办成事,而非增加更多窗口。但随着群众新需求的不断产生,其对政府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因此新出现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绝非多此一举。当前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协同机制正进一步完善,在此情况下,小窗口往往能够解决大问题。

在各类“办不成”的事中,有应当办且无政策障碍的,其主要卡点在于经办人员的工作态度,窗口的价值即是以自我监督实现服务水平提升;对于应当办但存在政策瓶颈的,窗口通过规范程序特事特办,或提请上级部门牵头协调,创新体制机制进而解决,这是一个打破信息壁垒、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的过程;对于因群众自身原因或政策法规之外而无法办理的事项,窗口也将给予明确解释。从这些层面来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将成为政务服务的一个权威窗口,不断增强群众办事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从推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所取得的成效来看,某种程度上这是把过去“走后门”的窗口挪到了前台,属于真正“办不成”的事项并没有多少,一些历史遗留的“疑难杂症”“烫手山芋”也得到了解决。此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在关注事项本身的同时,还能通过聚焦于某一事项在普通窗口为什么难办、为什么在新窗口能办成以及是怎样办成的,总结出现象背后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不断积累经验,持续提高治理能力和政务服务水平。

探索、创新和改革在不断深入,可以预见,越来越多的政务服务事项将能够在普通窗口办成。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又会有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新设立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作为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权宜之策,虽然不是万能钥匙,却能通过把群众难办的事办成为契机,着力补齐短板,完善制度机制,最终让每一件事都能从正常途径真正实现“一窗办理”,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