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13日,全国秋粮已收获12.58亿亩,进度完成96.3%,全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为“大国粮仓”的充盈增添了十足的底气。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在发展高标准农业、现代渔业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树立大食物观,为“大国粮仓”更加丰实作出新的江苏贡献。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数据显示,10年间,江苏农林牧渔总产值从5200亿元增加到8000多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万元增加到2.68万元,增幅达123%。一直以来,江苏省认真贯彻“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工作推进措施,着力守底线、补短板、扬优势,全方位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十三五”以来,江苏省共形成新增耕地近100万亩,连续多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稳住粮食安全这个“压舱石”。今年5月,《江苏省自然资源厅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江苏省林业局关于加强耕地保护 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的通知》正式印发实施,并建立“1+3”制度体系,结合江苏实际,细化落实耕地“进出平衡”的实施管理要求。江苏采取有力的举措,建立健全共同责任机制,动真碰硬抓好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严守耕地红线,让老百姓的饭碗端得更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高效秋收的背后,是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不断改善。我们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十年来,江苏在推动高标准农田提档升级上苦下功夫,每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00万亩以上,2次获国务院表彰激励,建设2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成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云平台,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知道,树立大食物观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2021年,江苏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9%,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达99.76%,位居全国省份第一,用科技创新为农业发展插上翅膀。
丰收时节,露沾玉米金黄,风吹稻花飘香。“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始终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国粮仓”给了我们不慌的底气。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江苏紧紧抓住秋收关键时期,着重守牢耕地红线,提升农业科技生产力,打好秋收硬仗,稳住秋粮产量,夯实全年粮食生产的主力。我们有信心、有底气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迎来一个又一个穰穰满家的丰收年景!